近现代
杨立华 赵金刚:中国哲学的新展开——关于陈来教授新著
发表时间:2016-01-02 11:33:07    作者:    来源:

编者案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迎来儒学的繁荣发展,作为民族哲学的儒学应积极面对时代和社会的变化、调整与挑战,面对中华民族的新发展,开拓出新的辩证吸收西方文化、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儒家哲学,并从儒家立场对世界和人类的普遍性问题给出指引。《仁学本体论》正是这样一部著作,它是中国哲学“接着讲”的当代典范,这样一部著作的出现具有其时代必然性。近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国内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十几位中西哲学研究专家围绕陈来先生最新哲学著作《仁学本体论》一书的贡献与价值通过笔谈展开讨论,针对该书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中国哲学建构的正道大路:读《仁学本体论》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郭晓东

 

《仁学本体论》一书体大思精,它不仅是当代中国哲学家最重要且最有意义的思想建构之一,而且在学术上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论断,许多新观点与新见解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消化。

这本书最大的特色,正如陈来先生自己所说,是在对传统哲学史论述进行综合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与创制,陈先生称之为“中国哲学建构的正道大路”。在陈先生看来,今天哲学的重建与开展必然要以其本有的传统为基础,因为这一思想传统承载着中国人生存之历史与经验,承载着中国哲学固有的问题意识。故本书之运思,纯粹是由中国哲学内在的问题意识引领,如书中对“本体”、“实体”诸问题的讨论,正如陈先生所说,“不必依据于西方哲学来讲,而可以接续于中国哲学自己本来的传统而讲”。

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讲,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似乎又不能不面对西方的问题,我们在立足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进行哲学建构的过程中,事实上不可能不以西方哲学为参照系。在本书中也是如此。本书的理论体系并不是封闭的,书中大量征引西方的思想材料,并努力与之进行对话,但另一方面,对本书而言,西方的思想资源毕竟只是作为参照系的他者而已,参照西方哲学的目的仍然是为了解决我们自身本有的问题。

 

二、立足中国,中西对话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曾亦

 

本书有两个特点:其一,仁学本体论的建构是中国哲学固有问题意识的展开。其二,始终有一个与西方进行对话、反思乃至批判的维度,有着深切的现实关怀。书中提到“多元普遍性”一词,其意图是要从儒家自身发展出一套适用于今天的普世价值,可见陈来老师的抱负。此种抱负通过思辨的方式体现出来,即将仁建构为本体,并阐明如何从仁体中发展出各种德性。宋人讲“仁包四德”,陈老师则认为仁可以统摄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等现代价值。

陈来老师在建构其体系时,颇与西方人不同。一般来说,西方哲学把本体论与宇宙论区分开来,然而仁学既是本体论,又是宇宙论。了解这一点,对把握仁学本体论非常重要。因为“仁”这个概念很特殊,既是社会的最高价值,又作为天地生生之心,可由此理解世界万物的活动。基于对仁的这种理解,此书对学术史问题的处理就非常不同。学界通常接受牟宗三的“三系说”,尤其强调朱子与“明道-湖湘”一系学术的不同。但是本书基于对仁体的宇宙论理解,更多强调明道与朱子的一致,这是宋明理学研究的重大突破。

不过,陈老师指出,“仁”一词在中国语言中出现较晚,尤其到孔子那里,才成为重要的思想概念。可以说,仁统摄诸德这种地位其实是逐渐建立起来的,这与当时中国社会的变化有关。仁本来出于孝这种家庭伦理,由于宗法社会的瓦解,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孝道才充分释放出来。到了孔、孟那里,进一步上升为普遍的社会、政治伦理,即成为仁。此后两千多年,仁能够统摄诸德,实与此种社会结构有关。晚清以来,此种格局渐趋崩溃,个体从家庭中解放出来,那么,仁能否还是本体,即具有统摄诸德的地位呢?这是令我疑惑的问题。

 

三、梳理与重建:《仁学本体论》的时代必然性

北京大学哲学系 郑开

 

陈来老师是我的业师,他的新著《仁学本体论》博大精深,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参透,现在只能谈点浅见。

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简史》后记中表达了他当时写了哲学史之后,创作贞元六书,从中国哲学史转到中国哲学新的创造(所谓“接着讲”)的自觉意识。而会通中西、融铸古今,因应时代的要求,进行新的哲学创造,则是北京大学中国哲学的传统。在晚近30年来的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梳理与重建是一个主要的任务,在这方面陈来老师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起一种示范作用,无愧乎其“哲学史家”的自觉定位。现在《仁学本体论》一书的出版,则是又一次的开风气之先,卓然成其为哲学之一家,更使我们关注当代创造性思想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更多的哲学创造,进而以此为契机,使我们在中国哲学或者整个中国人文学术领域里有一种新的局面和新的气象。

 “仁学本体论”这种提法和思想的出现,我觉得还是有必然性的,因为它比较充分体现了儒家哲学的思想逻辑。无论是从历史的叙述还是从理论的创新角度看,这种融铸古今的思想与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想请教陈老师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是“仁学本体论”的提法,我觉得不如采用更传统的“仁体论”,或者更现代的“仁的形而上学”。因为“本体论”这个词进入了现代哲学思考,我觉得首先还是古希腊ontology的对译,虽然陈来老师在书里面也做了一点梳理,可我们使用它,就免不了以古希腊哲学以来的西方哲学为参照系,容易与传统的“本体”混淆。张岱年先生实际上把“本体论”跟“宇宙论”看作一个东西(西方人也有持这种看法的),但我认为认识其间的联系与区别仍然很重要,本体论跟宇宙论如果是一个意思,汤用彤先生写《魏晋玄学论稿》的时候,为什么玄学以无为本的那样一个东西是一个本体论,而扬弃了汉儒的宇宙论,这个做法就没有意义。

另一个问题是《仁学本体论》的创作,还是延续了儒家,特别是延续了宋明理学的思想和范式展开的,饶宗颐先生题签“新原仁”,是不是说明了这一点呢?我想,虽然此书有现代写作的特点,亦有历史纵深,但仍需我们进一步强调中国哲学于现代语境中的那种创造性转换,毕竟古今不同,包括伦理关系在内的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改变,现在要讲汉代人崇尚的那种孝道不仅毫无意义,甚至可能有违于现代社会的人权。要解决古代思想资源的现代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这一本书就可以解决,或许这也是《仁学本休论》的另一种意义所在,因为它促使我们进行更广阔、更深入的思考。

 

四、现代儒学的新阶段

北京大学哲学系 干春松

 

在这里我首先转述一下方克立老师的观点,方老师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很重要,他认为是为大陆儒学的发展奠定了一个理论基础,表明现代儒学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我读完这本书,初步体会陈老师有一个考虑,即现代儒学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理论上的基础和价值上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仁学本体。那么,现代儒学的发展的价值性和根源性的基础为什么是仁?对此,书中“原仁”等部分对仁学思想在儒家思想的脉络中的历史发展做了梳理,这样就用一个历史合法性的角度来证明仁为什么可以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的依据。在这些方面,陈老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尤其是对于董仲舒和朱子的仁学思想。朱子学,原来我们一般认为是理学,陈老师认为仁学是朱子学的另一面,甚至是更为根本的面,这一点就是发前人之所未发。另外一个可能大家不是很关心,他对董仲舒仁学理论的一个关注,认为董仲舒将仁和天的勾连,是为仁本论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些也是很新的见解。 

跟方老师聊天的时候,我们同意儒学发展是需要一个新的、靠得住的理论基础,也一致认为陈老师是最有这样的能力和最有这样的高度来提供这样一个理论上和价值上根源性的论述。我自己也基本上同意“仁”所具有的宇宙论和生成论的意义,以及相比于别的道德原则更为丰富的内涵,足以使之发展成现代儒家哲学的基础。

有一点疑虑的地方其实还是对价值体系的一个描述,在仁学本体和现代自由、公正、和谐等观念的结合上,或许可以做更为儒家化的表述。

 

五、接着讲的“仁学本体论”

清华大学哲学系 唐文明

 

我先谈谈我对该书的理解。我觉得有三点比较重要。一、该书的问题意识来自现代新儒学。用冯友兰的话说就是“接着讲”。不过,我注意到,陈老师书中对熊十力的评价最高,对马一浮和梁漱溟皆有所取。相比之下,感觉倒是离冯友兰最远,虽然陈老师谈到该书写作有续接冯友兰贞元六书之意。另外我还认为,陈老师也受了张岱年的影响,虽然书中没有明说。二、该书的要点在于抓住了精神价值上的“仁”与哲学方法上的“体用论”。现代新儒学的核心价值正可以“仁”来概括,而现代新儒学核心的哲学问题正是体用论。这也是为什么熊十力在该书中特别重要的原因。该书重视两个后期,熊十力的后期和朱子的后期,这都和陈老师对体用问题的理解有直接关系。三、该书的思想归宿在朱子后期的仁学。陈老师在书中指出,朱子的仁学不仅从仁包四德这个美德论层面展开,而且也从元亨利贞、生气流行这个宇宙论层面展开。后者重视的恰是“仁”的价值与体用问题的关联。陈老师强调了朱子气学的重要性,所以我说他可能也受到张岱年的影响。我觉得论生气流行前后几章是该书最精彩的地方。看完该书我想到一对句,或许能概括该书的旨意,这里我也送给陈老师:“生气流行处鸢飞鱼跃;仁德不已时贞下起元。”

最后我再作一点简短评价。该书的出现有一个历史时刻的问题,说白了,跟中国的崛起、跟我们的文化自信有很大关系。过去我们都是以西学为标准去衡量自己的传统。陈老师这本书则反其道而行之,对西学有立场鲜明的批评,或如前面晓东兄讲的,西学在其中只具有参考价值。所以陈老师这个“接着讲”与前辈们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

 

六、仁学与经学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研究院 陈壁生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谈学习《仁学本体论》的体会,第一是这本专著的哲学构建意义,第二是这种哲学构建对经学研究的指导价值。

首先,《仁学本体论》不是哲学史研究作品,而是构建中国当代哲学体系的“哲学创造”代表性作品。中国哲学的创造与西方近代以来的哲学不同,更强调立足于中国传统的经典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之进行新的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的哲学体系。在这个意义上,《仁学本体论》兼顾了两个维度,一是包涵了对历史上“仁学”的新诠释,一是这些新诠释构建了一个现代哲学体系,回应现代社会的问题。在后一种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陈来先生作为当代儒家的关怀与雄心:整合左右两派的核心价值,并为当代政治文化构建一个真正的、发源于古典儒学的“体”。《仁学本体论》与其说是“接着讲”,不如说是“创造性地讲”。这种思路,为中国哲学学科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正是因为《仁学本体论》开创的是一个面向现代的哲学体系,这个哲学体系可以成为经学研究的指导。而对经学的理解,可以概括为“法”,例如今文经学强调经是孔子的改制立法,古文经学则认为经中不止有孔子法,还有周公法。从法的角度来理解经学,经学并没有明显的形而上理论。今天要重新认识、重新诠释经学,必须开拓经学的形而上理论,也就是说,只有将经学纳入真正的哲学思考,通过构建经学的形而上学体系,才可能为经学提供一个更为深刻的理论支撑。在这一意义上,《仁学本体论》进行的哲学创构提供了一种指导性的意见,即构建“仁”的本体论,来讨论五经之中的思想与制度问题。

 

七、中国哲学的生命再生

南开大学哲学系 乔清举

 

这个书出来了以后,我已经读了一遍半了,这是第二遍,刚读了一半。我有这么个感想,仁学本体论是中国哲学生命的再生。放在中国哲学史上来看,我们1949年以后,基本上进入了一个只研究、只批判的阶段,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大概有了一种创造新的哲学的动向,陈老师以前主要侧重于哲学史研究,以前的研究都可以说是在为现在的哲学创造奠定基础,这是中国哲学生命的再生。感觉仁本论超越了理学和心学,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也可以讲它超越了儒学。它是把中国哲学作为对于现代社会的回应,包括把西方哲学融入进来作为中国哲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更能看出它在哲学史发展脉络上的意义。此外,仁对于发展中国哲学是一个很恰当的概念,仁体这个概念是有坚实的哲学史基础的。另外,这个概念不牵强。陈老师在方法论上有一个很明确的说明,认识即是显现,不同时代对仁体的认识也是仁体显现的一个过程,这实际上都是以哲学史发展为基础的。这里面还要特别强调的是,陈老师对仁的概念做了很系统很结构化的整理和确立,我们过去看仁的时候,总是觉得一抹平的,什么都在里面,陈老师组成了一个很系统的结构。这里面比如说讲到一体,一体的本体意义,一体的境界意义,讲到共在,讲到生生,讲到价值等等。这些东西让我们对传统仁学、仁的概念、仁的思想,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体系化、结构化的理解,这为后来引进自由价值奠定了基础。

 

八、“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中西哲学视野下的探讨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李猛

 

陈来老师的《仁学本体论》,可谓“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不仅继承了先秦儒家直至宋明理学的中国古典思想,在朱子学方面尤多新的创获,发展了从熊十力直至李泽厚的现代中国思想,在新的文明高度上推动中国思想的建构,而且也对中国的西方哲学研究继承良多,对我们回过头理解西方形而上学的形态有许多启发和挑战。这方面的关键是全书以仁为体的形而上学构建。仁之为“体”,在书中,至少有“本体”、“整体”和“实体”三义。在这三个方面,全书将仁树立为本体,始终强调的是仁体的生生之义,主旨与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大异。后者针对世间流变迁转的种种现象另立存在(to on),又将存在的核心涵义放在“存在本身”的所谓“在体”或“实体”(ousia)上,再以原因与本原之路沟通作为存在根基的“在体”与自然生变中人伦日用遭遇的种种现象。而在仁学本体论的形而上学中,以仁为体,仁是生机,而非动因;是“天地生生之总体”,而非万有的第一推动者;是“天地造化的实体”,在人的世界中仁的流行大用,而非在可见界之外不可见的“存在本身”。因此,《仁学本体论》树立的中国形上学原则,不仅与西方古典形而上学传统有着根本的歧异,而且也与斯宾诺莎构建的现代实体论旨趣大异。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图景中唯一实体的整体视野,虽然通过生生自然(natura naturans)与所生自然(natura naturata)建立的世界图景,与仁学本体论有相似之处,但这一实体学说仍以效力因为核心线索,将存在理解为力,而非本书中在讨论朱子仁包四德学说时凸显的元气流行的仁体观。因此,仁体的形上学关键不仅仅是本体论或整体论,而在于陈来老师所说的“流行的统体”,它是“无间断的”。“在体”和原因的学说,作为西方形而上学的骨架,恰恰是“间断的”,通过“断”实现对流变世界的存在奠基。更进一步说,正是通过强调仁体的这一流行发用意涵,陈来老师的《仁学本体论》通过对朱子学天心人心贯通原则的强调,有意识地推进了熊十力先生的“体用论”,将“摄体归用”的原则真正落在了人伦生活的实处。这些地方都对西学的思考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九、本体论、宇宙论与价值论视野下的仁学

复旦大学哲学系 丁耘

 

所谓儒家复兴近年是和经学复兴交织在一起的。新生代儒家的主流可能认为用哲学、理学重建儒家的道路过时了,但陈老师的大作是对这种倾向的有力回应。

陈老师在书里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本体论、宇宙论,还有一个方面,用陈老师自己的话是价值论。仁在这里有两个用意,一个是宇宙和本体的意义,所谓仁体。还有价值论的意义,即德性之纲目,既是纲也是目。

德性纲目之意义上的仁,好像有一些麻烦。仁统了仁义礼智信,仁统了四德或五德,而诸德目里面又有一个仁,这样仁就有纲目两重歧义。用陈师提到的、古希腊哲学里的善理念做,就没有这么麻烦。善就体现为四主德,就是虔敬节制勇敢正义这四个好东西。其中不会再有个善。另外,从本体论到价值论滑得太快了。前面讲本体论,讲得非常畅,但一落到价值论意义上的仁爱,和自由平等一下子挂起钩,还缺更多的解释。

先秦儒家关于本体或价值,往往对举概念。孔子讲仁也讲礼,孟子讲仁也讲义,周易讲一阴一阳,一翕一辟。是否可以用仁把所有对举的东西都包含在内,可以再讨论。价值论上说的仁爱是一体、平等、敞开自己、越出界限。但在价值论上,其实还是要给分际、差等、界限留出地位。例如礼、义。义断恩,它有一个断。从这里回到宇宙论,我们看周易不仅仅讲通(仁是通),而是说通必有止。它讲元亨利贞,元亨相当于生,利贞就是成。成就是周易所谓“各正性命”,实际上是在建立“各别”、建立界限。如果说宇宙论原理有开放、越出界限一面,那么必然还有另外一面,就是收住、建立界限。这就是通必有止。所谓“各正性命”的“正”,就是从一从止。仁是否能包含这样的张力,可以再思考。

 

十、仁与兼爱、博爱

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飞

 

首先对陈老师致敬,长期以来,中国哲学界很少体系性的建构。因此,《仁学本体论》的出版有一个非常大的意义,读下来非常顺畅,很多分析都非常细致,非常精美。

我主要谈的是一个问题,是这里面关于仁和兼爱、博爱之间的关系问题。陈老师在书中一再强调,汉代以后,儒家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学说。陈老师之所以这么讲,应该是认为,秦儒家强调的差等之爱不够具有普遍意义。要把仁当作一种普遍宇宙论的哲学基础,就需要强调兼爱或博爱。所以他谈到汉唐时代把仁在人世的显现扩大到宇宙,建立了天心及仁的观念。从哲学上考虑,这样会把包括兼爱和博爱扩大到宇宙论,强调天心及仁。

此外,陈老师可能有一个更深的用意,应该是和第十二章里面谈的仁爱、自由、平等、公正、和谐,这几个概念讲到一起,特别是平等和自由。要将仁与平等、自由等概念汇通,就需要把仁说成博爱。在《西铭》里面确实有很多想法,看上去很像兼爱的一些说法,但我想,这些与传统儒家和先秦儒家通常所讲的那样一个亲亲之道的概念之间是不是能够做一个沟通,还是说一定要通过一种更近似于墨家的方式,才能够达到这个民胞物与的观念?更进一步说,这样一种有差等的爱本身能不能够成为一种普世性的逻辑?如果按照亲亲之等的原则,爱有差等,施由亲始,能够推己及人,这样的东西是不是能够建构出一个普世伦理?我想这也是现代以来新儒家共同的一个问题,他们对人伦都是比较否定的,虽然从哲学上能够接受很多的说法,但对于人伦秩序比较否定不太能接受。

 

十一、儒家自觉意识下的哲学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杨立华

 

关于陈老师这部著作,我谈四点:

第一,我将陈老师的哲学创建理解为道学第二期开展的开山之作。我之所以强调道学的第二期发展,源于我个人对两宋道学的理解: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陈老师的努力当中,这一指向是非常清楚的。而且,陈老师也特别强调,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带动更多的哲学建构方面的响应。在书中,陈老师用了“新道学”这个讲法。而“新道学”的建构,也就从根本上超越了理学、气学、心学的分别。这是一个有真正儒家自觉意识的哲学建构,也为此后儒家哲学的当代发展确立了方向。

第二,此书更多强调朱子晚年仁学的面相。但我想,如果把理气这样的概念更多地引到仁学本体论当中,会不会使这一哲学建构更具分析性,也更具理论的张力?我们多年来潜心阅读的《朱子哲学研究》是以理气为基本架构的。新著虽然提示了朱子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方向,但并没有否定以理气为架构来理解朱子哲学的进路。我的感觉是,如果能将更具分析性的概念结合进仁体论当中,是否能带来更多的理论的丰富性。朱子的《太极图说解》完成以后,受到了普遍的质疑。而其中最主要的质疑,是认为朱子把体与用分离了,不再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朱子在回应时强调,“体用一源、显微无间”不是只讲浑论的整体,而是浑论之中自有粲然的条理。

第三,在本书对仁体显现的历史进程论述中,陈老师把魏晋时代整个跨过去了。我的问题是,在魏晋时代的哲学里,虽然不是直接以仁的概念来言说的,但其理论思维当中是否也有仁体的显现?我们常说魏晋玄学有本体论的突破,这一突破的实质其实是因为道家的宇宙论不能成立。从王弼到郭向一脉相承的地方正是强调“无中生有”是不能成立的。这样的思维对两宋道学的仁学突破应该是有重要意义的。

第四,本书第十二章提出了新四德。其中,仁爱、平等属于仁,自由、公正归于义,还是完整地体现了儒家的根本价值。这里面,只有一点是我稍觉不安的:这一新四德的提法是否过分迁就时下的一般取向了,比如对平等和自由的强调。当然,我不是要否定平等和自由这样的价值。既然是根本性的哲学建构,难道不能有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新构想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疑问。

 

十二、三个接着讲与三个对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张志强

 

我觉得陈老师这部新书的意义大概表现在三个“接着讲”上,而这三个“接着讲”背后是三个对话关系。第一个对话关系,就是与现代新儒学哲学建构的对话关系。陈老师的“仁学本体论”是对冯友兰的新理学和熊十力、贺麟的新心学的克服与综合,是对这些系统的综合与创新的产物,是对现代新儒学哲学建构的“接着讲”;第二个“接着讲”,则是对宋明理学的新发展,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对朱子学的新发展,特别是对朱子学里面气和心关系的提点,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觉得,陈老师对宋明理学的新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对牟宗三的哲学建构的超越。牟宗三虽然也看到了心学不足以建构一种本体论,而强调一种即存有即活动的本体论,但这种本体论仍然是心学的变种,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精神现象学”,陈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回到一个更具整合性的体系,亦即朱子学,从朱子学中重新掘发出一种不能用理本体或心本体可以涵盖的仁本体来。他通过这个方式又重新架构了朱子学的哲学意义,这个重要性特别值得提点。第三个“接着讲”是陈老师对自己学术思想的新发展。我觉得陈老师的工作有一个连贯的线索,这个线索发展到今天这部新书有一个大的进展,这个进展表现为在哲学上对理学、心学乃至气学的整合。这个整合首先是对朱子学的新阐发,推进了宋明理学本身的开展,其次,这个整合也是对整个中国大传统的整合的结果,是通过对中国文化的价值本体的内涵和形式的更深入揭示,来重塑中国文化自身的本体性价值。

陈老师特别重视熊十力后期的体用论问题,认为熊十力后期是用体用论是来弥补心本体的不足。实际上,熊十力的调整意味着他回归到了用中国的方式来肯定中国的价值上。那么,确立中国价值的中国方式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是陈老师仁学本体论着力解决的问题。在我看来,陈老师的仁学本体论是对张岱年先生对于中国哲学传统的实在论建构的新发展。实际上,陈老师的仁学本体论的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不是从心物二分的角度来理解世界,而是强调对世界本身的肯定。而所谓实在论,就是回到对“一个世界”的肯定上去。对“一个世界”的肯定,就意味着世界本身就是具有价值的,天地万物自身就是仁体自身,对天地万物的肯定就是对仁的肯定,天地万物的一体共生就是仁,就是仁本体。仁本体的提出非常周洽地解决了实在本身如何具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也克服了任何一种从二重世界出发的价值重建模式。应该说,对世界实在的肯定,就是对世界本身价值性的肯定,这就是所谓用中国方式肯定中国价值的意涵。陈老师对朱子学的重新诠释,应该说与他对船山的诠释有关,气的活动性本身就为“价值”本体的建立留下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仁学本体的模式是一个特别值得肯定的模式。

 

十三、真正的本体论与真正的儒家哲学

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增定

 

在我的心目中,陈来老师从来不是一个单纯的儒学或中国哲学研究者,而是一个儒家意义的哲学家,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多年来,他的根本努力之一就是将儒家建构为一种真正的哲学,以系统地回应中国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他的新著《仁学本体论》就体现了这种努力。晚近以来,儒家虽然有种种复兴的趋势,但这种复兴更多地是一种社会政治思潮意义的复兴,而不是一种哲学意义的复兴。事实上,自从十几年前国内学界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的讨论以来,很多学者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将儒家建构为一种哲学的学术和思想努力。陈来老师反其道而行之。在《仁学本体论》之中,陈来老师力求证明:儒家首先意味着一种本体论,一种真正的哲学。

作为一种儒家意义的哲学,仁学本体论是对中国传统和近代儒学以及西方哲学的整体理解和共同回应。就前者而言,仁学本体论通过对先秦儒学、两汉经学、宋明理学和近代新儒家的诠释,将其中隐含的仁学本体论维度突显出来。就后者而言,仁学本体论本身也是一个对西方传统和现代哲学的批评、再解释和“再定义”。除此之外,陈来老师还特别强调了熊十力和李泽厚对于建构仁学本体论的重要性。他的仁学本体论不仅是对熊十力的“体用不二”思想和李泽厚的“情本体论”的解释和批评,而且是对这两者的扬弃和超越。因此,仁学本体论既不是一种传统形态的儒学,也不是一种西方形而上学意义的哲学,而是一种以“仁”为本的真正哲学。仁并不是一个不变的形而上学本体,而是一种生生不息、大化流行的生气。作为这种意义的“体”,仁在今天仍然能够展开各种具体的“用”,如平等、自由、公正、和谐等。这就是仁学本体论作为一种真正的儒家哲学对于现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来源《哲学动态》2015.5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