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
荀子三才构架下的国家治理体系
发表时间:2016-03-17 12:02:00    作者:    来源:

韩星

(中国人民大学 国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荀子在上古以来三才观的基础上创设了更为完备的三才构架:天与人职分不同,人能够与天地参,理天地,具有主体性。在此基础上建构以礼义为主干的国家治理体系,分析梳理出百姓、士、君子、圣人等不同人格层级,以圣人为治道的最高担当者,以君子为治道的主体,使礼义在治道中居中制衡,上通下贯,形成了立体的国家治理体系。这一国家治理体系今天仍然有其现代价值,需要我们重视,以推进国家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关键词:荀子;三才构架;圣人;君子;礼义;治理体系

 

一、三才之道与荀子的三才构架

三才之道的最早出现在《易传·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然追溯三才观念至少要到原始社会晚期,一些考古资料证明三才观念至少在原始社会晚期先民那里就萌芽了。另外,一些上古神话传说也体现三才观念,如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等。春秋战国时期三才观念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发展,其特点是从自然及于社会,从哲学及于伦理,逐渐发展为三才之道,诸子百家都有各自的论述。

子产说:夫礼,天之经,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指出礼具有天经地义的意义,为人们遵循礼义提供了哲学论证。

《老子》第25章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是以道为天地人的根本,以道统摄三才。

《庄子》以为最高范畴,把天地作为根本的自然实体,以道德来维系之,天其运乎?地其处乎?日月其争于所乎?孰主张是?孰维纲是?……”(《天运》)故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天地》)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在三才构架中天时、地利、人和是做成一件事情的基本条件,而三者之中人和最重要,起决定作用,地利次之,天时又次之。

荀子在继承前人三才观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更为完备的三才构架。他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礼论》)上天和大地相配合,万物就产生了;阴气和阳气相接触,变化就出现了。自然界一切现象的出现,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天论》)。

荀子之有广义之天和狭义之天,广义之天是包括天地万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天,狭义之天即与地对应的天。

荀子心目的广义如《荀子·天论篇》说: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他客观地描述了天地万物生长变化,认为这一切就其功能而言,可称之为;就其存在而言,可称之为显然,广义之天就类似于我们今天所讲的自然界。他心目中狭义之天如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荀子·天论》)天、地、人三者各有各的职责与功能。

天地与人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学界普遍的结论是孔孟讲天人合一,荀子主张天人相分,因为荀子明确地说明于天人之分(《荀子·天论篇》),很多学者对荀子天人之分中的,解释为分离之。实际上,字有多解。荀子所说的天人之分,更多偏向于职分之。因为天有天之职分,人有人之职分,故人不与天争职(《荀子·天论篇》)。

在明确了天与人职分不同的情况下,他强调在天地人三才中人在天地之间的特殊地位和功能。

首先,人能够知天,这里的天是指广义的天地万物(自然界)。荀子与孔孟一样主张知天,认为暗其天君,乱其天官,弃其天养,逆其天政,背其天情,以丧天功,夫是之谓大凶。圣人清其天君,正其天官,备其天养,顺其天政,养其天情,以全其天功。如是,则知其所为、知其所不为矣,则天地官而万物役矣……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夫是之谓知天。(《荀子·天论篇》)曲者,曲尽也。即竭尽全力做好应该做的事,使天养尽可能适度,使生命尽可能不受伤害,这才是知天。可见,他的所谓知天就是对天地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怎么知天?以诚知天。天之所以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因为它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天不仅具有固有的规律性,而且它还能真诚地运行着这些规律。因而,在荀子看来,真诚是统一天、地、人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荀子·不苟篇》这与《中庸》的也是一脉相承的。

其次,他认为在天地万物之中人最为尊贵。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篇》)人最为天下贵是因为人有礼义。人最为天下贵还体现在人能群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荀子·王制篇》)这里的是人之所以为人所具有的社会性,人能够有意识地构建自己赖以生存的社会秩序,这是动物所不能的。

再次,人能够与天地参,理天地,但不是征服天地,主宰天地,而是在尊天重地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人的主体性。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天论篇》)杨倞注:人能治天时地财而用之,则是参于天地。荀子把人与天、地并立,但强调人能参与到天地万物的变化之中,这就彰显了人在天地之间的主体性地位,也是儒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治世思想的体现。

最后,三才构架中人道为本的基本价值观。荀子反对“与天争职”,强调人类不必干涉天的事务,天地之道不能违背,人类只有顺应天地之道才能与天地参。但他又说:“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荀子·儒效篇》)杨倞注云:“重说先王之道,非阴阳、山川、怪异之事,是人所行之道也。”可见,荀子仍然坚持了儒家三才构架中三元和合,以人道为本的基本价值观。正如有学者所论,荀子“就是在天生而有的自然天地中,去拓展人为而成的价值世界,在自然之性中,生起人文之伪,以礼义之道凸显人的地位。这是荀子思想最根本的用心所在。”[①]

二、建构以礼义为主干的国家治理体系

在三才构架的基础上,荀子认为只有效法天地之道,才能管理好人类社会,于是建构了礼义为主干的国家治理体系。

(一)三才构架下的百姓、士、君子、圣人

荀子的圣人观是由古代圣王推衍出来了的。由孔子以降古代圣王一分为二,荀子在孔孟的基础上对圣与王进行了更明确的分析梳理: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者,足以为天下极矣,故学者以圣王为师。(《荀子·解蔽篇》)就是说圣人是伦理道德的典范,而王者是礼法制度的完成者。以尧舜为代表的古代圣王兼备两(伦与制)与一身,这样的圣王已经在现实中不存在了,从孔子以后“圣”与“王”就一分为二。荀子试图在“圣”与“王”了之后又,但这种只能是一种理想,他就以这种理想圣王作为当时天下的最高标准。

荀子阐释了古代圣王通天地人的根本特征,在天地人三才构架下把上古圣王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发挥得淋漓尽致。《王制》曰:圣王之用也,上察于天,下错于地,塞备天地之间,加施万物之上,微而明,短而长,狭而广,神明博大以至约。故曰:一与一是为人者,谓之圣人。圣王能够顺天时,养地材,使天地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用,以礼义治天下,由小而大,由近及远,精神高远,使用简约。这样,以一统万,万众归一,就是圣人了。

圣人是人中之杰,是出类拔萃者,达到了与天道合一的境界。《儒效》云: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天下之道管是矣,百王之道一是矣。王先谦注:,枢要也。管是枢纽,关键,是事物相互联系的中心环节。圣人是儒家之道的枢纽,在把握了的基础上创制礼法,借以整饬人心,化育群生,治理天下。《礼论》指出圣人人格是是道的圆满体现:天者,高之极也;地者,下之极也;无穷者,广之极也;圣人者,道之极也。《正论》强调: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也,非圣人莫之能尽。圣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悬)天下之权称也。圣人是集天下最强大、最明辨与最聪明于一身的备道全美的最高理想的典范,是衡量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应为天下人所效法。

对于君子,荀子继承孔孟的基础上主要在伦理道德的意义来说的。荀子的君子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君子与不事修为的小人相对称,如今之人,化师法,积文学,道礼义者为君子;纵性情,安恣睢,而违礼者为小人(《荀子•性恶》)。狭义的君子是人格成长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介于士与圣人之间,所以荀子分疏了百姓、士、君子、圣人等不同层次的人格,如《解蔽》:向是而务,士也;类是而几,君子也;知之,圣人也。《儒效》:彼学者:行之,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修身》: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齐明而不竭,圣人也。这样看来,有志于圣王之道、爱好礼法,好学而能够践行的就是士;能够效法圣王之道、勤奋努力、笃志而行是君子;通晓圣王之道、智虑圆通、富有思想创造的是圣人。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荀子•儒效》),圣人是高于士、君子的最高理想的人格。

荀子论人格层级比起孔孟更重视(智),但即使在方面,他也把人分成不同的智慧层级:“有圣人之知者,有士君子之知者,有小人之知者,有役夫之知者。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统类一也,是圣人之知也。少言则径而省,论而法,若佚之以绳,是士君子之知也。其言也谄,其行也悖,其举其多悔,是小人之知也。齐给便敏而无类,杂能旁魄而无用,析速粹孰而不急,不恤是非,不论曲直,以期胜人为意,是役夫之知也。”(《荀子·性恶》)

《礼论》指出圣人是道的人格体现后接着又说:君子上致其隆,下尽其杀,而中处其中。步骤、驰骋、厉騖不外是矣,是君子之坛宇、宫廷也。人有是,士君子也;外是,民也;于是其中焉,方皇周挟,曲得其次序,是圣人也。君子对于大礼则极其隆重,对于小礼则尽量简省,对于中等的礼用得其中。不论是情况下都在礼的范围内活动,都符合礼的要求,就可以称为士君子了;如果超越了礼的范围,就只是普通民众;如果遵循礼而又能随意地活动,又都符合礼的要求,就像孔子那样从心所欲不逾矩,那就是圣人了。这就从礼义角度分疏了圣人、君子和一般民众。

(二)圣人是治道的最高担当者

正因为圣人达到了最高的人格境界,就有资格制定礼义法度,治理天下。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始皆出于治,合于道者也。(《荀子·性恶》)礼义法度原本就是古代圣王出于治道而制定的,今天的圣人也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的性情变化,化性起伪,来制定礼义法度。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荀子·性恶》)

圣人是在三才构架下运用礼义的之的功能来治理天下的: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荀子认为,天地创造了人与万物,人在天地之间最为尊贵,人与动物的不同而优异于动物的地方,是人能群,即人能组织成社会。而人之所以能则在于能即以礼义为标准确立亲疏远近、尊卑贵贱的社会等级,进行合理的社会分工,将社会资源进行公正的分配等。圣人制礼作乐,制作礼义法度就是为了,而后在的前提下实现社会有等差和分界的和谐运转,所以他说:故先王案为之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贵贱之等,长幼之差,知愚能不能之分,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宜,然后使谷禄多少厚薄之称,是夫群居和一之道也。(《荀子•荣辱》)

与圣人对应的理想政治是王道政治,荀子像孟子一样也是王道政治的守护者与阐扬者。在治国模式上,他主张王霸并用,但仍然坚持了儒家王道政治理想。他发挥王道政治的精义说:彼王者不然,仁眇天下,义眇天下,威眇天下。仁眇天下,故天下莫不亲也;义眇天下,故天下莫不贵也;威眇天下,故天下莫敢敌也。以不知之威,辅服人之道,故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是知王道者也。(《荀子·王制》)杨倞《荀子·序》说:昔周公稽古三五之道,损益夏殷之典,制礼作乐,以仁义理天下,其德化刑政存乎诗。”荀子认为王道政治核心价值是仁义,以仁义治国平天下是王道政治的内在本质。

(三)君子在治道中的主体作用

在荀子的治道体系中,君子起着主体作用:天地者,生之始也;礼义者,治之始也;君子者,礼义之始也。为之,贯之,积重之,致好之者,君子之始也。故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君子者,天地之参也,万物之总也,民之父母也。无君子则天地不理,礼义无统,上无君师,下无父子,夫是之谓至乱。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始则终,终则始,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夫是之谓大本。(《荀子·王制》)君子通过礼义构建的人伦关系合乎天地之道,与天地同理,与万世同久,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大本。

荀子还从人与法的关系上强调君子在治道中的主体作用。他说:“有乱君,无乱国;有治人,无治法。羿之法非亡也,而羿不世中;禹之法犹存,而夏不世王。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故明主急得其人,而暗主急得其势。急得其人,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不急得其人,而急得其势,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荀子·君道》)荀子是意思是说:任何法都要靠人来推行和运用,离开人,法不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君子是法之原,有了君子,无法可以有法。因此,法是治道之流,而非治道之源,君子才是真正的治道之源。在这个意义上说,治理国家,君子更重要,君子是必不可少的,而法则可以省减。如果没有君子,即使法再完备周全,也不能随时应变,会导致大乱。这样的认识无疑是很深刻的。对此,肖公权指出:荀子凡此所言,皆与孔子之意合,而足见荀学之根本异于法家。盖法家寓君权于械数之内,荀子则欲君主之人格透露于法制之外。前者专重法治,后者则求治人以行治法。此人法兼取之说,实亦直承孔子遗教,而非荀子所创新。 []

应该看到,这种人法兼取之说在后来的政治实践中难以落实,也说明荀子理论本身也有问题。正如肖公权所说的:然而一考其实,则当世之君或为其所及见者,齐则威、宣、湣,燕则子喻,楚则倾襄,赵则孝成,秦则昭襄,凡此诸君之中,无一可为荀子治人理想之根据者。及至秦汉以后,曲学之儒,窃取荀子尊君之义,附以治人之说,阿君之好,极尽推崇。流风所播,遂至庸昏淫暴之主,不仅操九有之大权,亦得被重华之美号。以实论名,贻害匪浅。此虽荀子所不能逆睹,而其立说之有未安,亦由兹可以推见。[③]当然,近现代以来人们一提到人治就简单地与专制划等号,也值得辨析,儒家的人治不是现在一般意义上的人治,其实是贤人政治,具体治国方法是德治、礼治,也能够兼容法治。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它也是在君主制下的贤能政治模式。

(四)礼义在治道中居中制衡的地位

君子在治道中的主体作用要通过礼义在治道中居中制衡的地位来实践。实践的途径是上通下贯:

首先,向上的途径是君子修身为本,希贤希圣,为政以德。孔子讲为政以德,正己正人,德风德草,《大学》讲修身为本,孟子讲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孟子·离娄上》)荀子延续孔孟的思想,也非常重视在为政者的修身。《荀子·君道》载:请问为国。曰:闻修身,未尝闻为国也显然,在他看来,治国不在修身之外,而就在修身之内,修身与为国决非两事,而是一事。他论证君与民的关系说: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君者,民之原也;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荀子·君道》)这是把当政者自身的德性修养看作是治国安邦的根本。他以古代圣王为例,说他们道德纯备,智惠甚明,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荀子·正论》)他更具体地说:大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荀子·不苟》)君子有诚德,乃是政事的根本。为政者如果能够修身以诚,为政以德,百姓就会贵之如帝,高之如天,亲之如父母,畏之如神明,就会赏不用而民劝,罚不用而威行”(《荀子·强国》)

荀子肯定道德在国家治理中具有不可低估的威力,提出了道德之威威力有三: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道德之威成乎安强,暴察之威成乎危弱,狂妄之威成乎灭之也。(《荀子·强国》)道德的威力可以使国家安定强盛,暴察的威力会使国家危险衰弱,狂妄的威力只能让国家灭亡。道德之威如此,为政者不可不察也。

孔子讲: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论语•颜渊》)通过克己复礼个人修为,使人人成为仁人君子,最后就可以实现天下归仁的社会理想。而荀子把礼义看成是道德之极(《荀子·劝学》),“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强调为学始于诵经,终于读礼,由士人开始,希贤希圣,成就圣人人格,就达到了道德的最高境界。

那么,为政以德怎么落实?荀子认为,以礼义行政是落实德治的根本途径。因此,他把隆礼作为治国的基本途径,《荀子·大略篇》说: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礼者,政之挽也;为政不以礼,政不行矣。《荀子·强国篇》说: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陨社稷也。故坚甲利兵不足以为胜,高城深池不足以为固,严令繁刑不足以为威。由其道则行,不由其道则废。这是以礼治作为落实德治的基本途径,使孔孟的德治理想更具有现实主义精神。

其次,向下的途径是援法入礼,礼法合用,优势互补。荀子确立了礼义在治道中的主干地位以后,还认识到仅仅凭礼义不足以治理好国家,于是就以法家思想补充儒家的礼学,使儒家之礼与法家之法不再对立,使两者在政治和法律层面能够交融互摄,构成礼法合治的治理模式,具体可以分成:

其一,礼法并用,以礼统法。在中国思想史上,礼与法不仅不相矛盾,而且具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如果不是从表面而是从实质来看,我国古代讲法必讲礼,讲礼也必讲法,二者好象一对孪生兄弟,不可分离。法与礼共同作为行为规范,既有分司分治的一面,又有互为表里、彼此补充的另一面。凡礼所不容的,必为法所禁止;凡礼所不禁的,法亦不禁。违礼即违法,违法亦违礼。胡适论礼与法的区别云:

 

礼是“君之大柄”,“所以治政安君”,“所以为民坊”,这都含有政治法律的性质。大概古代社会把习惯风俗看作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故“礼”字广义颇含有法律的性质。儒家的“礼”和后来法家的“法”同是社会国家的一种裁制力,其中却有一些分别。第一,礼偏重积极的规矩,法篇重消极的禁制;礼教人应该做什么,应该不做什么;法教人什么事是不许做的,做了是要受罚的。第二,违法的有刑罚的处分,违礼的至多不过受“君子”的讥评,社会的笑骂,却不受刑罚的处分。第三,礼与法施行的区域不同。《礼记》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礼是为上级社会设的,法是为下等社会设的。礼与法虽有这三种区别,但根本上同为个人社会一切行为的裁制力。[④]

 

正因为这样,在战国末期出现了统一趋势的情况下,荀子对儒家的礼治和法家的法治在继承的前提下做了发展和修正,并在新的社会基础上形成了礼法并用,以礼统法的思想。荀子认为礼与法并非是互相排斥的,二者的施用本有异曲同工之效,因此是可以互补的,应该联手并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治国效果。他说:古者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这里以性恶论作为理论基础,论证礼法并用,体现了综合治理的思想。在具体治理国家时二者的适用范围是不同的,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荀子·富国》)治国必将修礼以齐朝,正法以齐官。”“其百吏好法,其朝廷隆礼。”(《荀子·富国》) “用刑政治百姓,备礼义待君子。(《荀子·致士》)因此,他认为礼之用为上,法之用为下。荀子的礼法并用,实际上是以礼兼容法,统摄法,因此礼是法的纲领,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荀子·劝学》)礼之所以统摄法,是因为礼作为道德是立法的基础,又作为制度是立法的原则,因此法较礼低一层次,是对礼的补充,在治国过程中要以礼为主,以法为辅,先礼而后法。所以他又说: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诛而不赏,则勤励之民不劝;诛赏而不类,则下疑俗俭而百姓不一。故先王明礼义以壹之,致忠信以爱之,尚贤使能以次之,爵服庆赏以申重之。(《荀子·富国》)对此,君子治国要头脑清楚,《荀子·劝学》说: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没吃透,可以成为法士,但成不了君子。所以他说至道之大形,隆礼重法则国有常。”(《荀子·君道》) 君子要明白隆礼重法才是治国的常道。

其二,礼法结合,优势互补。荀子进一步使礼与法双向吸收转化,相互结合,融为一体。为了强调礼与法的一致性,荀子提出了礼法范畴:故学也者,礼法也。(《荀子·修身》)他举例说: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政令制度,所以接下之人百姓,有不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可使不顺。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为隆正。然后皆内自省以谨于分,是百王之所以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然后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礼法之大分也。(《荀子·王霸》)可以看出,荀子的“礼法”范畴主要包括等级名分和政令制度两部分内容,是礼与法内涵的叠加。所以,“礼法”既是礼也是法。他有时对礼的界定实质上就是法,如说: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荀子·王霸》)这就使礼具备了严谨性、外律性、强制性。在这个意义上,违礼即违法,用他的话说:非礼,是无法也。(《荀子·修身》)荀子的礼法一体思想使他能够既适应历史的发展潮流,又顺应思想学术的演变逻辑,使礼与法在更高的层面上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成为其治道模式的主要构件。

三、结语

当今中国的国家治理面临诸多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里第一次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现代化联系起来,着眼于现代化,并以现代化为落脚点,揭示了现代化与国家治理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国家治理离不开现代化,现代化构成国家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对此,理论界有学者认为,可以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看成是我们党继提出工业、农业、国防、科技这“四个现代化”之后提出的“第五个现代化。习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显然,习总书记特别重视治理现代化的传统文化根基问题。在20142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习主席进一步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

201410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的主题是我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经验,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我国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里特别强调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就阐明了传统以儒家为主的社会治理把德治、礼治和法治结合为一体的特点,值得我们重视。20141025王岐山书记在中纪委第四次全体会议跟明确地指出,“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13亿人,不可能仅仅靠法律来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治国理政、管权治吏思想,有丰富的礼法相依、崇德重礼、正心修身的历史智慧。‘国家’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概念,国与家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为首要。中华传统文化是责任文化,讲究德治礼序。”显然,新一代领导人治理国家的思路已经很清楚,就是继承几千年来古圣先贤、历代大儒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治国理念和治理模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在三才构架下的国家治理体系今天仍然有其现代价值,需要我们重视这些治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2期,1.0万字,P17-23

 



[]王邦雄:《论荀子的心性关系及其价值根源》,梁启超、郭沫若等著,廖名春编:《荀子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第276页。

[②]肖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9页。

[]肖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一),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09-110页。

[④]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姜义华主编:《胡适学术文集·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91年,第96页。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