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刘宗周与明清之际儒学——纪念刘宗周诞辰44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清华大学举行
发表时间:2018-08-12 21:51:00    作者:    来源:
    今年是宋明理学殿军刘宗周诞辰440周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于89日至10日在清华甲所举行学术研讨会纪念这位先贤。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先生主持研讨会开幕式。陈来先生简明扼要地回顾了40年来哲学史研究中关于刘宗周的研究情况。总体而言,刘宗周的学术地位是不断上升的。他认为刘宗周地位的提高主要是基于以下两点原因:第一,这些年来中国思想研究的全球交流,特别是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刘宗周的研究。很多人对刘宗周的重视,是受到牟宗三先生《从陆象山到刘蕺山》的影响。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从1978年以后,中国大陆建立了学位制,有一大批学位论文,特别是博士论文,在最近这20年来,以刘宗周为题目,大大提高了刘宗周研究的学术质量。

陈来先生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香港理工大学朱鸿林教授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吴震教授分别致辞。朱鸿林教授从本次研讨会主题切入。他认为这个主题含括了“刘宗周个人”与“明清之际的儒学”这样两个方面。朱教授的致辞主要围绕刘宗周个人这个方面展开。他指出研究刘宗周有三个面向需要注意。第一,刘宗周是Confucian scholar officer(士大夫儒者)。朱教授分别从读书人(scholar)、官员(officer)、儒者(confucian)这三个角度,对刘宗周进行了深入的解析。第二,黄宗羲认为刘宗周是纯儒,其成就超越了以往理学家,是宋明理学结局之人。对于黄宗羲的这些说法,需要反思。这里需要注意两个问题:1.心学与儒学到底是什么关系?2.刘宗周在儒学史上的地位如何?第三,从与刘宗周并世之人的角度来对其审视。比如从顾炎武、钱谦益、王夫之等人以及一般经世儒者的角度来审视明清之际儒学,又会呈现多姿多彩的样态。

香港理工大学朱鸿林教授开幕式致辞

吴震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刘宗周研究中有两条线索。第一条线索是哲学史研究的进路。这条线索的研究主要是受到港台新儒家,特别是牟宗三先生、杜维明先生的影响、推动。第二条线索是思想史研究的进路。这条线索的代表人物是余英时先生、王汎森先生。这条线索的研究方法、角度、对象不同于第一条线索。他们是从儒学宗教化运动过程中转型的角度来审视刘宗周的思想。吴教授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指出在研究这一转型过程应重视历史追溯这个方面。历史追溯这个方面有两条线索:1.晚明儒学宗教性的转向可以跟上古中国的宗教资源关联起来研究,也就是说晚明士人、庶民阶层对于宗教的企向是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做支撑。2.儒学传统的经典中有许多关于感应的记录。一般而言是将感应视为与阴阳两气有关宇宙论问题,但事实上,社会、政治各个领域都存在着感应这一问题。感应与佛教的因果报应又有着密切的联系,而这应该是推动宋代以后劝善运动发展的一个原因。从感应与报应这个角度可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神学正义论问题,其实质就是德福一致的问题。晚明劝善运动重新开掘了儒学当中由孔子开起的改过与内自讼这一资源。

复旦大学哲学院吴震教授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在清华大礼堂前合影留念。

本次研讨会特别邀请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钟彩钧研究员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学智教授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何俊教授

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钟彩钧研究员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共进行了1场主题报告和6场分组讨论。方旭东、翟奎凤、陈畅、张昭炜、刘勇、解扬、高在锡、高海波、王文娟、魏月萍等30余位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韩国、马来西亚的专家学者围绕着“刘宗周与明清之际儒学”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交流。此次研讨会共收到论文29篇。

研讨会于10日下午5时闭幕。陈来先生在闭幕式上对此次研讨会予以总结。他认为此次会议有三个特点:第一,本次研讨会邀请的学者以明代中期到明末清初作为研究领域,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两天的研讨会是在这样的一个领域内进行的专家层次的深入交流。第二,就会议论文而言,应该说是代表了这个领域,特别是刘宗周研究的最高水平和前沿研究。第三,研讨会不仅仅是提交会议论文,深入的讨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深入的讨论会涉及一些重要的问题、大问题。会议论文更多的是围绕具体问题、小问题展开的。陈来先生指出本次会议论文基本上是围绕蕺山学派、文献研究、诠释研究、明清之际儒学思想研究这四个方面展开的。

闭幕式会议总结

此次会议是清华国学研究院举办的明清之际系列研究第二次会议。201782526日召开了本系列的第一次会议——“阳明学文献与思想研讨会。明年暑期,清华国学研究院继续举办以方以智为中心的本系列第三次会议。

 

供稿人:清华大学哲学系吕志朋

摄影:清华大学哲学系黎颖骏

录音:清华大学哲学系郭潇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