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 ——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9)简讯
发表时间:2019-05-16 13:34:18    作者:道德与文明杂志社    来源:
2019年5月11日,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暨《道德与文明》杂志社主办的青年伦理学家论坛(2019)在天津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儒家伦理与当代中国道德话语体系构建”。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湖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20余位中青年专家学者应邀与会。论坛开幕式由天津社会科学院伦理学研究所所长、《道德与文明》杂志主编冯书生主持并致辞。



第一场讨论的关键词是“体系”,由北京大学吴飞主持,北京大学李猛、清华大学唐文明、中国社会科学院赵金刚、湖南大学殷慧做主题报告。李猛的发言主题为“韦伯论儒家生活之道的世界文明后果”,认为在当今这个官僚体制和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分析探讨韦伯对儒家生活之道的世界文明后果的论述,对我们重新反省儒家伦理对于未来世界的意义具有特别重要的启发作用。唐文明的发言主题为“儒教美德伦理传统的衰落与复兴”,试图借鉴麦金太尔的理论资源来重新思考儒教美德伦理传统的复兴,并认为建立独立的教化制度是其复兴的关键。赵金刚的发言主题为“从‘文化心理’与‘文化自觉’看儒家伦理的当代挑战”,从分析李泽厚的“文化心理”与费孝通的“文化自觉”出发,以其方法论意义和实践向度来观察现代中国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殷慧的发言主题为“仁与爱之间:儒家伦理走向的思考”,通过对仁论发展理路的回顾与反思,兼论西方哲学对爱的探索,引出儒家伦理的未来到底向何处去这一疑问。



第二场讨论的关键词是“概念”,由北京大学李猛主持,华东师范大学陈赟、方旭东、付长珍,北京大学孟庆楠,同济大学陈畅做主题报告。陈赟的发言主题为“儒家思想视域中的道德与伦理”,认为不同于卢梭强调二者的不可调和、黑格尔强调统一但却重伦理而轻道德,儒家思想才是道德与伦理结合和统一的典范。方旭东的发言主题为“还债、感恩与友爱”,比较了孝的这三种解释模型,认为子女有受抚养的权利、父母有生育的权利,应当在世代接力中实现正义。付长珍的发言主题为“探寻中国伦理精神的原乡”,认为做中国伦理学需要运用新的理念和问题框架对传统伦理话语进行理解和呈现,并在当代伦理学的理论光谱中加以辨析。孟庆楠的发言主题为“天道与人性”,从早期《诗》学的线索探讨了天道秩序的内在化,认为《诗经》所包含的“天”的观念深刻地影响着人伦秩序以及秩序背后的价值。陈畅的发言主题为“良知与恕道”,试图以“感应”思想为中心,对比考察陈白沙、王阳明、黄宗羲三位心学家的不同诠释,厘清心学伦理的内在张力及其克服途径。



第三场讨论的关键词是“人物”,由清华大学唐文明主持,山东大学翟奎凤、厦门大学李若晖、清华大学高海波、南开大学范广欣做主题报告。翟奎凤的发言主题为“仁爱与近现代东亚世界的大同思想”,分析了中国的康有为、朝鲜的朴殷植、日本的小岛佑马各自对大同社会理想的诠释,并认为了解他们对大同思想的解读,对我们今天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李若晖的发言主题为“论正常之恶”,基于对郭店竹书《鲁穆公问子思》的哲学分析,认为垄断性的道德背后以垄断性权力做基础,是对权力的装饰和对权力暴力性的掩盖。高海波的发言主题为“自律还是他律?——反思朱子的真知问题”,认为在朱子那里,“真知”所获得的对于道德原理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形而上的“天理”“天命”的高度。范广欣的发言主题为“黄宗羲道德政治理想的实质”,以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为参照探讨了《明夷待访录》所包含的政治理想。



第四场讨论的关键词是“话语”,由华东师范大学付长珍主持,中国人民大学郭清香、南开大学叶树勋、中国政法大学李春颖、武汉大学廖璨璨做主题报告。郭清香的发言主题为“大同社会理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今世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解决全球问题的典范。叶树勋的发言主题为“万物皆备于我如何可能”,认为“人人皆先天固有德性”是孟子思想的起点。李春颖的发言主题为“性善论、儒家道德情感与个体超越”,认为道德情感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应从人作为“类”上来理解,道德情感才能真正作为德性的基础、本源和开端。廖璨璨的发言主题为“明清之际气论的重构及对性命论的诠释”,认为朱熹和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均以“天”作为人的道德实践的根源,区别是,前者的依据在于“理”,后者的依据在于受命天理之“气”。



在各场讨论环节中,各位与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相关主题报告展开了友好而热烈的讨论。最后,此次论坛在冯书生的闭幕感谢辞中圆满结束。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