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研究
在中华美学精神研讨会上的发言
发表时间:2019-01-29 12:00:35    作者:陈来    来源:
       我最近重读冯友兰先生的《新原人》,谈点想法。仲呈祥先生强调张世英先生的“美感的神圣性”观念,张先生的文章,很有见地,我猜想他的归纳总结跟他长期熟悉西方哲学史有关系,更多的是从对西方的传统的研究,经过长期的融合发展形成了这个观点,由此他强调美感的神圣性。我今天想讲的是另外一个方面,从今天现实的需要来看中国文化传统的人生境界,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美感的超越性”应该值得注意,也许它更能结合人生境界以及和现实有关系的看法。冯友兰先生曾提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我们今天讨论这个问题的现实文化意义应该是针对功利境界的追求,怎么提高文化追求和精神追求,克服单一的仅仅追求功利的境界。我刚才讲的“美感的超越性”,不是在西方文化意义上讲的那种追求超绝的形而上学或者超绝的神圣人格,也就是上帝;我讲的超越性是针对功利而言的,就是超功利性或者无功利性,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人生境界,可以有些跟冯先生不一样的说法。
       近代讲境界应该从王国维说起,境界这个词用来谈人生、谈艺术是王国维开始的。王国维讲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早年我写《有无之境》的时候提过,这个概念有用,但也有些不细致的地方,有我之境有两种,一种是功利境界的有我之境,一种是道德境界的有我之境,道德境界的有我之境是大我,功利境界的有我之境是小我。无我之境也有两种,最直接的意义是道家的,另外还有佛家的。这些观念在王国维的讨论里都没有具体展开。冯先生讲这个问题的时候从自然境界开始,原始生活是自然境界,保持天真是自然境界,在自然境界之上是功利境界。重读冯先生的书,我感到他的看法,吸收了西方哲学功利主义和康德关于道德境界的思想。但是如果从超功利主义的角度来讲,冯先生的讲法有一个缺点,就是对自然境界的定义可以商榷。我所理解的自然境界应该是高于功利境界的超功利境界,可是在冯先生的体系里这个自然境界被看成是低于功利境界的最低境界。这有什么问题呢?他把原始人的生活、小孩子的东西看成是自然境界,同时又把道家的很多东西也归到这种自然境界,其实真正达到与天地往来的天地境界是很少有的,在中国文化占主流地位的、源于道家的超脱的自然境界,影响很大,而冯先生在这方面吸收的不清楚,评价也不高。
       冯先生讲的是人生境界,人心境界,精神境界。艺术境界不能脱离人的精神境界,人的心灵境界。冯先生的讲法虽然没有直接复制到美学,但也有美学的意义。我觉得冯先生讲的这个最低的自然境界是可以取消的,我们讲文化的时候这个原始人的境界不必讲,因为太低了。最平常最普通的就是一般人所讲的功利境界。针对这个功利境界,在其之上的超功利境界有几种,从中国文化角度来讲,功利境界以上超功利的境界至少有三种,分别来自儒、释、道。儒家是道德境界,这个道德境界跟功利境界是不一样的,它是反功利境界,对于功利,它用道德境界压制它,约束它,宰制它,儒家是用道德境界反功利而达到超功利的形态。在中国文化里显然还有两种无功利境界,一种是道家的自然境界,不是要压制功利,而是淡化功利,不是用反功利主义的办法,而是超功利主义的办法,达到超功利的境界,道家的这种想法有点强调原始状态,理论上讲的是返璞归真,但实际上是比功利境界更高的境界。因为由人生体验可以知道,要想达到那个境界是很难的,平心说,有的时候要达到这样的境界比达到道德境界还难。把功利东西都摆脱掉,进入那种自然的境界比我们达到道德境界还要难,因此这不是原始的东西,这也是一种超越超功利的境界。唐君毅的心灵九境,也没有把道家的自然境界列入。另一种是佛教的无的境界,它不是压制、淡化,而是取消,从根本上取消功利的存在意义,佛教境界是真正最彻底的无我之境。如果我们用佛教的说法,佛教空无的境界是无相的境界,它是根本破除功利的境界。中国文化中的道德境界、自然境界、无相境界都应该在超功利的超越性上得到进一步的认识。
       冯先生写了《新原人》,以后就接到了熊十力的一封信,大概在1943年,熊十力看了冯先生的书,提了两点意见。一点是他认为冯先生没有从本体角度来讲心,冯先生说我认为这个心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不承认有本体的心。另一点是说冯先生没有提到无相之境。熊十力的信原文我们没有找到,90年代初我们找到了冯先生给他的回信,冯先生说你说的无相之境就是天地境界的一部分。熊十力讲的无相之境还是从佛教角度,佛教认为那种同天之境、天地境界还是大我的境界,那个不是真正的佛教所理解的无相无我的境界。佛教把无相之境看的比天地境界更高,我们不一定要赞成,但确实佛教所讲的无相之境不能归结为冯先生所讲的天地境界。冯先生在《新原人》里讲天地境界的时候是提到一些佛教的东西的,但我认为那个无相境界是独立的。功利境界之上这三个境界,我们就不再排高低了,流俗的功利境界在中国古代文化当中至少有三种超越其上的境界,儒、释、道,当然在艺术里都可以有所表现。
       今天我们对治流俗功利文艺的时候,从艺术表现和人生境界之上应该有兼容并包的态度。主流价值观比较容易接受道德境界,用道德境界对治功利思想,用学雷锋对治自私自利。从道家出发的自然境界,从佛教出发的无相境界,能不能积极的利用它,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当代中华审美精神的发扬,成为整个文学艺术比较高层次追求的一部分?现在社会上的很多老百姓、白领、高管很多都要经常到佛教里寻找一些人生思想,说明道家佛家的文化也有现代意义。所以文化艺术的吸收可以比较宽一点,我们面对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文化生活的时候要宽广一些,力求更多的发扬儒家、道家、佛家精神的境界,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艺术作品和文学作品,应对今天时代需要。目前我们很少看到这类作品,80年代中期的时候这类东西还是允许出现的。我们今天的确处在多元文化的时代,在这方面可以有更好的艺术文化的包容性。
       超功利的境界,不排除包含宗教的境界,如基督宗教是用宗教的超越性俯视人间的功利。但从中国角度来讲主要是儒释道三种超功利的境界。中国文化还有一个特点,中国人所讲的超功利境界,儒家、道家、佛教,特别是到禅宗所代表的人生境界和精神境界的追求,是要追求超功利的境界,可是这个境界不离生活。虽然我们要超功利,但超功利的不是跟现实生活完全隔绝,唐宋代以来都是这样的。这就是所谓“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我们在宣传超功利境界的同时,追求超功利的境界,追求很高的精神境界,可是不离生活,不离日用,这样就能比较平稳的跟现代的生活相结合。西方的宗教境界从早期一直到中世纪完全跟生活隔绝,西方是极高明而不道中庸,我们中国文化追求的人生境界并不是要脱离生活,而是在不离生活日用的同时还要追求超功利的境界。

(2014年12月在北京大学中华美学精神座谈会上的发言)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