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中华经典与世界文化中的自然观”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发表时间:2022-09-25 18:08:54    作者:    来源:“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微信公众号
2022年9月24日,“中华经典与世界文化中的自然观”国际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主办,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承办,中华孔子学会·蜀学研究会、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四川大学国际儒学研究院、四川省老庄学会协办。

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清华大学、深圳大学、武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华侨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西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台湾大学、台湾辅仁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安徽大学、尼山世界儒学中心、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西来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韩国首尔大学等海内外几十所高校、科研与文化机构的70余名专家、学者,提交了学术论文(或提要),教育部“儒学”专项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300余人,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加了此次国际学术会议。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威胁着全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给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治理与国家交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对人们重新思考生命、自然、文化及人类文明的可能性提出了要求。有鉴于此,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选择“自然观”为议题,举办“中华经典与世界文化中的自然观”国际学术研讨会,以期从中华经典、世界文化之中汲取经验与智慧。

会议开幕式在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会议室召开,由中华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舒大刚教授主持。四川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姚乐野教授首先致辞,代表四川大学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莅临本次学术盛会,并对长期支持四川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工作的四川省委宣传部、中华孔子学会及各兄弟院校等表示衷心的感谢。姚乐野表示,四川大学希望与诸位同道加强合作与交流,携手共进,为中华文化继往开来作出新的贡献。

随后,全国高校古委会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教授致辞。王博首先以全国高校古委会的名义向此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四川大学古籍研究所作为高校古委会直属的研究所之一,在人才培养、古籍整理研究和保护方面做出了非常重要的成绩。四川大学一直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镇,历史上名家辈出。本次会议围绕中华经典与世界文化中的自然观展开,参会论文和会议主题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一方面,可以看到学术界在这个领域有深厚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能感受到会议主办方的尽心安排。中华文明聚焦于以人为中心的世界,把人置于天地之间来思考,形成一个天、地、人一体的世界观。所以无论是现代中国哲学研究的奠基者,如冯友兰先生、张岱年先生等,还是域外的很多汉学家,都非常关注、重视这个主题,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王博表示,本次研讨会在中西比较的视域下一定可以把这个问题推向深入,并预祝本次学术研讨会圆满成功。

王博致辞

其后,四川大学杰出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咨询委员会主任詹石窗致辞。詹石窗认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数以万计的经典文献,诸子百家以各自的路径探索天地自然的奥秘,表达了各自对宇宙与生命的认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当今时代,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发生了交融。“地球村”的形成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将拥有丰富多彩的情调。经过长期的接触、交融,人们更加意识到认知自然、保护自然的“天人合一”准则越来越具有普世价值。本次会议以“自然观”为核心,通过交流,一定可以促进研究课题的深入进行,为当代全人类的生活奉献智慧。

最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吕红亮教授致辞。吕红亮指出,“中国经典与世界文化中的自然观”这个议题在当今百年未有大变局的背景下,尤其具有重要意义。在以数字技术主导的全球化时代,理解、比较、诠释中国和世界经典中的自然观论述及其演变过程,对我们回应当下中国和世界关于自然、关于环境、关于人性、关于道德的反思,无疑能够提供智慧。

著名学者成中英(美)、董金裕(中国台湾)、林安梧(中国台湾)、龙达瑞(美)、苑举正(中国台湾)、郑志明(中国台湾)、郑文泉(马来西亚)、曹顺庆、杨国荣、张学智、陈兵、蔡方鹿、李景林、钱明、解光宇、王中江、郑筱筠、景海峰、陈霞、白奚、郭齐、郭沂、丁四新、何俊、刘学智、干春松、徐仪明、马晓彤、欧阳桢人、彭彦华、盖建民、黄玉顺、刘亚丁、徐道彬、张茂泽、杨世文、尹波、许宁、张洪松等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上部分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会期2天,议程包括开幕式、主题发言、分组讨论等环节。会议共收到论文70余篇,根据会议论文的内容,将分为6个分组会议展开小组讨论。(范靖宜)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