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怀念我的恩师沈清松
发表时间:2018-11-20 22:03:00    作者:谭明冉    来源:
    惊闻沈老师病故,起初是不相信,因为八月份还陪他逛灵岩寺,那音容笑貌、那登山瞻佛的矫健身影还历历在目。十月份还与他通电子邮件,他收到我们在灵岩寺的照片,高兴之情跃然纸上。等打电话给李贤中先生证实后,恍若五雷轰顶,除了流泪,一时不知所措。我还不死心,打电话到多伦多老师的家里,发现电话一直没人接。后发现有朋友贴出说,医院还在抢救恩师。顿时萌生一线希望,希望沈老师能够给我们一个惊喜。但是,今天早上(1115号上午北京时间)师母的回话,让我不得不接受恩师仙逝的事实。

回想十五年前2003年春节,沈老师的一个电子邮件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惊喜,告诉我我被多伦多大学东亚系录取为博士研究生。那可是圆了我多年的出国梦,终于能够亲自去体验欧美的文化和学术研究了。而且,那次多伦多大学之行也给了我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使我从2002年的病体中恢复过来。

记得那是2003824号到达的多伦多。半个月后沈老师从台湾回来,约我到他办公室,商量选课和选题的适宜。他当时笑得像个弥勒佛,建议我继续研究王船山,而且要用诠释学的方法研究。接着,他列了一个书单,要求我尽快将Coupleston的西方哲学史读一遍,同时阅读PalmerKristivaDiltheyGadamerRico等人的著作。可以说在一年之内,便让我掌握了诠释学的主旨和方法,为我研究王夫之的经典诠释和目前对先秦诸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同时,阅读了恩师的《对比、外推与交谈》《现代哲学论衡》《吕格尔》等书,加深了对当代西方哲学的理解,并将他的诠释学的三阶段:诠释、理解和批判应用于对王夫之注疏特征分析中。

为了促进我们学习,沈老师又组织了一个中国哲学讨论小组,每周六下午聚会一次,讨论范围涉及《四书》《老子》《庄子》、出土文献和部分佛经。正是受益于这个小组讨论,使我对佛教和先秦经典有了新的理解,为以后发表关于僧肇和荀子的论文铺平了道路。最令学生们高兴的是,每次讨论结束,沈老师都要破费,邀请大家到唐人街的味香村等饭馆大快朵颐。沈老师常风趣地说:精神食粮吃够了,让我们移步餐馆,增加我们的物质食粮。

 

2005年沈老师将中国哲学讨论组带到他家里举行;20058月沈老师在多伦多大学Leisure研讨会)

 

沈老师对我最大的鼓励莫过于把我从当时的婚姻危机中解脱出来。自从2005年春季,由于我先期选择时的莽撞,使我备受另一方的折磨。用当时系秘书的一句话说:“明冉,你看起来像一只鬼。”我哈哈一笑,自我解嘲说:“我现在是拴在柱子上的一条狗,可以任人虐待。”而这时,沈老师和师母总是不断地开导我们,为我们指明大的方向,使我不至于沉沦下去。到了2006年中期考核时,我花了一个星期答试卷,又经历了三个小时的论文提纲的辩护。沈老师最终语重心长地说:“明冉,你竟然挺过来了!”

2006年下半年,沈师看到我重新进入轨道,一方面关注和讨论我的论文进展;一方面建议我发表英文文章。是沈老师的耐心修改促成了我在Dao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的两篇文章。他不但为我的文章框架把关,而且还教我如何用英文写作。没有他,就没有我今天的学术成果。经过三年的奋战,我如期地交上毕业论文。在论文答辩主席余纪元先生(纽约布法罗大学教授,已故)宣布我论文顺利通过时,沈师笑得是那么灿烂。

沈老师还带我们南征北战,到处开会,培养我们的社交能力和学术素养。在多伦多大学的会议不但鼓励我们参与,还教我们如何规划筹备。在世界各地的会议,教我们如何与会议方联系,如何准备讲稿,如何把握好讲演的速度等。我跟着他到了美国的哲学年会、宗教年会,还参与了在武汉、台北举办的两届中国哲学年会。

 

2007沈老师在武汉大学国际中国哲学大会)

 

2010年,我现任太太到达多伦多时,沈老师和师母不但盛情接待,而且还送给我太太贵重的礼物。到第二年我儿子出生时,沈师和师母亲自到我家看望我们。记得当时才一个多月的宝宝看着沈老师的光脑门,小手乱抓,觉得饶有兴趣。当师母抱着他时,小宝宝竟然呀呀半天,不知是惊奇老师的光脑门,还是在向师母投诉早上被扎针了。

沈老师也一直关心我的工作问题。他帮助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简历和cover letter。每次听到我有新的面试机会,他比我还要高兴,常把我叫去,一起准备如何回答面试中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口语偏差,加上面试时太紧张,发挥不好。(可能是太在意成功了。庄子说:其外重者其内拙。说的就是我这种人。)最终,来到了山东大学。即使如此,他在为我找到归宿而觉得欣慰之时,仍时时关注我近几年的发展,五年之内,两次来山大看我。

 

(前20106月本人毕业时与沈师的合影留念;后200810月巴尔的摩美国哲学年会柯雄文纪念会合影)

 

今年87-10日,沈师到山大开价值与文化会议。我们师徒一起花了一天去灵岩寺转了转。灵岩寺在一座小山山腰上。上台阶时,我试图搀扶他,他拒绝了。他说他要激活自己的体能,生命在于运动。我们俩在门口照了相,很遗憾当时没有来一张合影。没想到,这竟然是最后的一次机会。当时,我们一起逛了大雄宝殿后,被寺庙人员领到塔林。当沈师看到祖师塔之时,他围绕着它转了三圈。我开玩笑说:“老师,您还学唐三藏呢!”他说:“我多年来一直如此。逢塔就要转三圈。”我们当时遇到了来自韩国的一个八十岁的武僧,寺庙人员为我们一起合了个影,又为我们仔细讲解各个佛塔的故事。说实在,他们讲的远不如沈师知道的多。于是,我们便直奔灵岩寺的镇山之宝 四十尊宋代罗汉去了。看到那些惟妙惟肖的罗汉像,沈师说,这真是世界上雕刻艺术最高的佛像。难怪梁启超赞之为“天下第一名塑”。我们还在记载灵岩寺的历代石碑前一一阅读,勘察灵岩寺的历史。之后,我们被热情的寺庙人员领到他们的餐厅,吃了纯天然的斋饭。沈老师不住地赞美那花生油炒的山中野菜味道好。同时,沈老师还亲切地与寺中的人员交谈,那种愉快、超然的氛围,至今令人神往。

 

20188月沈老师在灵岩寺)

 

沈老师第二天就去北京参加世界哲学大会了。由于家事,我没有同行。不过我的学生却在北京为沈老师照了一些照片。

 

20188月沈老师在北京世界哲学大会讲演)

 

在十月份我将一些照片发给沈老师,他很快回复,盛赞这次济南之行很有意义。也希望早日见到我的作品。我聆听恩师的教诲,一直在修改论文书稿,希望两年之内出书,没想到这么一年他就等不及了!

愿恩师在天国安息,像在世间一样继续为我们、为众灵讲解外推之仁道!您常说,您在武汉一寺庙数罗汉,总是数到那个光明使者。或许,您就是他的化身吧!要不,为什么观澜过灵岩寺的四十罗汉后,您就匆匆走了!

 

世事匆匆十五年,师徒加国续前缘。

若非灵岩瞻佛事,孰知君乃大罗仙!

 

学生 明冉 默哀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