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好书推荐:朱子门人与朱子学
发表时间:2019-03-02 08:22:23    作者:邓庆平    来源:微信公众号:朱子之路

《朱子门人与朱子学》,邓庆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2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丛书”的第一部专著,由作者的博士论文与国家课题部分成果修改而成,共57.4万字。 
       朱子门人是朱子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朱子门人的考订已有不少成果,但系统研究朱子门人群体学术思想的专著,在国内外这还是第一部。本书认为,伴随着朱熹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逐渐聚集在朱熹周围的所有朱子门人,构成了一个南宋中后期最为庞大复杂的学术群体,在朱子学形成、发展以及推广传播的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多重角色。其中现存留有姓名的朱子门人至少有492位,他们极大拓展了朱子学的问题体系,深入参与了朱子学学术思想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丰富与完善了朱子学的经学哲学研究,推动和实现了朱子学义理诠释的精致化与规范化。在重建朱熹历史形象的同时,凭借同门间的学术交往等活动凝集散居各地的朱子门人,并通过道统论建构从理论上确证朱子学的正统地位,使得朱子门人与亲近朱子学的社会力量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以各种具体方式和途径实际促进朱子学的社会推广,最终实现朱子学与国家制度的良性互动与结合,在朱子学的历史传承和海外传播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序 
绪论  
    一、研究现状与价值   
    二、概念界定与资料分析  
    三、研究视野与方法   
    四、章节说明 
第一章  朱子门人群体概况      
    第一节朱子门人从学过程的阶段分析 
    第二节朱子门人群体特征
    第三节朱子私淑  
    小结   
第二章  朱子学问题体系的拓展——以《朱子语类》为中心      
    第一节朱子学的体系结构与《朱子语类》
    第二节朱子门人与《朱子语类》的编辑过程   
    第三节《朱子语类》对朱子学问题体系的拓展      
    小结   
第三章  经学哲学的丰富与完善——以蔡氏父子为中心
    第一节“领袖朱门”的蔡元定      
    第二节家学传衍朱学干城     
    第三节蔡沉的《书集传》
    第四节其它门人的经学哲学研究  
    小结   
第四章  义理的精致化与规范化——以陈淳为中心 
    第一节上达而下学的思想进程      
    第二节朱子学义理的精致化   
    第三节朱子学概念的规范化   
    第四节《北溪字义》的编排结构再论 
    第五节《北溪字义》的概念诠释思路 
    小结   
第五章  朱熹历史形象的重建——以《朱子行状》为中心   
    第一节《朱子行状》之前的朱熹形象重建
    第二节《朱子行状》对朱熹的全面总结    
    小结   
第六章  门人群体的凝集与朱子学道统的论定——以黄榦为中心     
    第一节门人群体的凝集    
    第二节朱子学道统的论定 
    小结   
第七章  朱子学的社会推广      
    第一节以身体道的模范    
    第二节童蒙教育的义理化
    第三节学校与书院教育    
    第四节编辑刻印图书 
    小结   
第八章  朱子学的制度化   
    第一节朱子学制度化的三条路径  
    第二节朱子学制度化的内在根源  
    第三节朱子学制度化的影响   
    小结   
第九章  朱子学传承    
    第一节黄榦门人  
    第二节饶鲁师承黄榦考辩
    第三节朱子其他主要门人的弟子简况 
    小结   
第十章  朱子门人在海外——以韩国为例   
    第一节对朱子门人的整体评价      
    第二节黄榦在韩国     
    第三节陈淳在韩国     
    小结   
结语    
附录:朱子门人基本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简介
       邓庆平,1977年11月生,男,汉族,江西安义人。先后在南昌大学、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分别获得哲学学士(2000)、哲学硕士(2004)和哲学博士学位(2011),其中博士论文以评阅、答辩全优的成绩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论文。现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校聘),硕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江右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江西省朱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4/3)与韩国建国大学哲学系客座研究员(2014/8-2015/8)。近年来,主要从事朱子学尤其是朱子门人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一项、省级课题四项,现主持在研国家课题两项、省级课题六项,参与国家社科重大招标课题多项,多次受邀赴韩国、日本、香港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在《中国哲学史》、《湖南大学学报》、《孔子研究》、(韩)《退溪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多篇。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