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
《冯达文文集》(八卷本)出版,系统整理中国哲学文化基因
发表时间:2020-12-14 14:10:21    作者:    来源:南方杂志党建频道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应当如何保持定力?面对科技之日新月异,我们又如何自处?这些问题,也许都能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近日,《冯达文文集》(八卷本)出版,是对中国哲学文化基因的一次系统整理,也展现了国内哲学前辈冯达文先生建构中国哲学新形式和框架的思考。

丛书回溯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营造过程,回答了中国古代哲学在当今纷繁时代的宝贵价值。

冯达文先生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宣部和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国哲学史教材编写组”首席专家,中山大学禅宗与中国文化研究院院长,在中山大学哲学系执教多年,中山大学哲学系众师生亲切地称之为“我们的老师”。这套丰厚的文集,正是冯达文先生于学海中拾贝六十余载的集大成之作。

从教治学六十载打造“有机有情中大哲学学术共同体”

12月13日上午,“做中国哲学”研讨会暨《冯达文文集》发布会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诸多知名院校的教授和中山大学哲学系师生、系友齐聚一堂,探讨中国哲学,共贺“我们的冯老师”文集出版。

就在一天前,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六十周年庆祝大会在美丽的康乐园梁銶琚堂隆重举行。

中山大学哲学系复办至今,冯达文先生是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之一。正是在以冯先生为代表的中大哲学人的忘我耕耘,才有了今日中大哲学系的勃勃生机。

发布会开幕式上,《我们的老师》这段短短的视频,回顾了冯达文先生 60载的从教著书生涯。视频中,冯先生从一个青涩的学子,慢慢脱变成白发苍苍的长者。高中毕业,进中大求学,后留校任教, 又“背井离乡”,远赴异国他乡访学,求教于多位名师。他在繁忙的教学生活中,著书立说。耄耋之年,仍笔耕不缀。

视频里,一帧帧珍贵的照片,将与会者带回往昔时光,他们抬头看片,眼中含光,不时会心而笑。

近年,冯达文先生与清远一默书房结缘,几乎每周都赴清远江心的岛上书院讲学,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涵养现代人的精神生活,以公益课的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日常 。

中山大学哲学系主任、张伟教授对冯达文先生出版《冯达文文集》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并感谢冯达文先生从教著书60年,对中大哲学系、中大的人文学科乃至中国的哲学作出的卓越贡献,“冯达文先生带领着我们中大哲学系,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有情的学术共同体。”

冯达文的第一个研究生、中大哲学系吴重庆教授说,“冯先生带了这么多弟子,但是从来没有冯门这一说,他认同五湖四海,他身上有资深的理想主义者应有的气象。”

粉笔教育网CEO张小龙在考上中大哲学系研究生后,因家贫而差点辍学,冯达文先生亲自为他写信,求得助学金。10多年后,张小龙返校捐赠100万元设立“冯达文奖学金”,以帮助更多的学弟学妹。13日的研讨会上,张小龙说,听过非常多冯先生的课,受益很多,即便是办企业时也有自己的坚持,不会只盯着利润,更要有一种超越性、人性化的关怀,要做对社会有价值的事情,始终“不会背离人文主义的精神。”这番剖白,引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一甲子智慧浓缩八卷书 是对哲学文化基因进行一次系统整理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文化资源,从而更从容地去面对。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教文卫体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指出,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要深入研究中华文明、中华文化的起源和特质,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文化基因的理念体系。

实际上,中国学人中不乏具有远见的知识分子致力于坚持对历史文化和哲学的思考,传承文化根脉,挖掘思想资源,关注当下问题。冯达文即为其中一位身体力行的先行者。冯达文一生只做一件事,就是做中国哲学。

《冯达文文集》(八卷)的出版,正是从先秦古典哲学到宋明儒学等的一次系统阐述。“可以说这八本文集,正是对哲学文化基因的一次系统的整理”。

《冯达文文集》是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王书华博士领衔编辑。因为崇尚冯达文先生的道德学问,率领编辑团队耗时六个月精心编辑而成。在编辑这套文集时,他和他的团队,“一方面与时间赛跑,一方面与质量较劲”,经过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今天终于以扎实优良的编校质量与庄重典雅的外在装帧呈现在读者面前。

突破思想藩篱 建构中国哲学新范式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20世纪80年代迎来“思想解放”的年代。当时的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受苏联影响,是以宇宙观(本体论)、发展观、认识论和历史观这四大块为主导的分析框架。在新思潮影响下,要求中国哲学研究者突破这种分析框架,回归中国哲学自身独有的问题意识与回应方式。

然而中国哲学的“问题”大多属人生价值范畴,其“回应”也多属指点性话语。回溯中国哲学史可见,中国哲学中不乏直契本心式的顿悟,充满智慧,但其知识与形式却隐藏在浩如烟海的经典之中。

于是,如何从中国先哲的“问题意识”出发,把他们的“回应方式”的内在逻辑还原出来,赋予知识与形式的意义,这构成了冯达文个人教学与研究的起点,他从此踏上了构建中国哲学新范式的探寻之路。

一方面,冯达文努力把中国古先贤思考社会与人生的逻辑过程和逻辑演变还原出来,赋予这一学科以知识与形式的框架,让中国哲学拥有“哲学味”;另一方面,又要把不同的逻辑思考过程与演变法则、把不同的知识与形式框架所支持的不同的价值信念呈现出来,并揭示这样一种支持如何可能与是否切适,使这种哲学是“中国的”。用冯达文的原话说,就是:以学术研究支持价值信仰,以价值信仰引领学术走向。

在文集第七卷《走在学思的路途上》对中国古典宇宙论的重新思考与评价,即展现了冯达文先生的这种探寻。古典宇宙论即阴阳四时五行的生化问题,以前认为这是一种迷信,而冯达文经过梳理认为,我们至今仍在传习宇宙论的认知方式,也包括它的思想信仰,宇宙论是具有知识形式结构的。

此外,冯达文将宇宙论提出的治国理念称之为生态政治学,古典宇宙论让人们对自然的生存处境有一个很好的理解,让人对天地宇宙多一份敬畏和感恩,这是对自由主义政治的一种修正。这种修正也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世界更好一些?

八卷砥砺之作多面向展现中国哲学文化

文集分八卷,囊括了冯达文先生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与教学四十多年砥砺前行里,主要的学术著作和观点。

其中,前四卷为修订后再版的《早期中国哲学略论》《宋明新儒家略论》《中国古典哲学略述》《道家哲学略述》;第五卷以《情理之间》为题,收入历年来研讨儒家的多篇论文;第六卷以《无有之际》为题,收入历年来研讨道家的多篇论文;第七卷,以《学思之路》为题,收入具理论探索意义,涉及历史变迁与价值转换的多种论作,以及研讨宗教文化、探索岭南思想的一些论作;第八卷刊载其刚撰写完毕的《中国哲学入门》一书,以比较通俗的文字向大众介绍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与中国文化精神的营造过程。

文集前四卷旨在为本科生教学及向学人提供研究资料,后四卷则更多的是为了向人们打开一个了解时代变迁与相应的思想变化的窗口。

而这整部文集,也是一次试图对中国文化、哲学文化的基因的系统整理。

化繁为简阐释回应社会思潮探寻现实意义

在冯达文先生看来,哲学研究如果不能为人们指点价值,则没有意义。在文集中,他针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思潮,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并与中国古代哲学相结合,寻求其对当下的现实意义。

冯达文先生的著作不仅回应社会现实,而且也希望这种回应能够为普罗大众所很好地理解。与一般艰深晦涩的哲学著作不同,冯达文先生的著作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冯达文先生认为,比起过多的材料引证,应该更看重学理上是否清晰;比起过分的知识辩驳,更应该看重境界上之能否呈现。也因此,其写作采用了简略的方式进行。

大家之大,正在于把深奥的知识讲得通透,圆转自如。而这也让其著作广受欢迎。《中国古典哲学略述》已先后被翻译为英文、越南文、韩文出版,《宋明新儒学略论》也正被译为韩文。

人是什么?我们在哪里?我们该追求什么样的生活?这些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冯达文先生看来,依然在折磨着当代的学人们。

年届八旬的冯达文先生,也秉持初心,一直奔波在学与思的路途上,为寻找中国哲学的新范式、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老骥伏枥,壮心不已。

 

【来源】中山大学哲学系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