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
无为而治其实是儒家思想
发表时间:2020-08-16 19:16:55    作者:李竞恒    来源:《南方周末》
  很多人认为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这样说当然也不能说错,但政治治理的角度来说,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恰恰是儒家,而这一思想在漫长的历史中,一直有演化和未曾中断的脉络。

  早在孔子那里,就提出了为政者当静默无为的观点。《论语·为政》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意思就是为政者要像静默的北极星一样,无为而治,用德性教化和感染追随者,让他们成为众星围绕。
 
  只不过,孔子盛赞静默不动的北极星,在汉代被一些学者改为了不断变动的北斗,这可能和秦汉国家权力的强化有关,强调治理者角色的积极性(李竞恒:《论语新劄:自由孔学的历史世界》,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年,第25—26页)。
 
  但显然,汉儒的改动并不是孔子原意。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又赞美了古代君王的典范舜帝,“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在此,他明确指出舜的美德,在于“无为而治”,他本人只是恭敬地端墨无为,做好一个道德和礼仪上的表率,垂拱南面,听任天下各部落、各氏族进行自治。
 
  在《宪问》篇中,子张问高宗谅阴之事,孔子回答说,“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就是说君主作为礼仪性的角色,可以长达三年从事“谅阴”,实现礼仪和美德的实践与养成,而具体治理可以交给宰辅。孔子这条主张,很容易令人联想起宋儒程颐“天下治乱系宰相,君德成就责经筵”之说。
 
  余英时先生认为,程颐要求君主只负责养成君德,“一方面将天下治乱的大任划归宰相,另一方面则要求皇帝北面以师经筵讲官。在程颐的设想中,这是缩短君臣之间政治距离的两个主要轨道”(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11年,第226页)。南宋陈亮也强调,以儒立国的宋代制度,对君主的要求正是“端拱于上而天下自治”(《龙川文集》卷二《论执要之道》)。
 
  宋儒继承的这种对君主的认识,其渊源正来自先秦原始儒学的“无为”思想。类似的,在《雍也》篇中,孔子赞赏弟子仲弓有担任君主的美德,朱熹说,这是因为仲弓“宽洪简重,有人君之度也”,就是说君主为政宽大简单而不失威严,是其人格美德,也是这一思想渊源的产物。
 
  在《礼记·中庸》篇中,这一原始儒学文献也提出了无为而治思想,“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这里又举了舜为例,说他垂衣裳而治天下,也是君主无为而治,具体事物交给各氏族酋长“众贤”去打理。
 
  这些“众贤”,《大戴礼记·主言》说“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也是谈舜整天坐在席子上,轻松地无为而治,具体做事的是夏部落的酋长禹,和东夷部落的酋长皋陶。战国时代的儒者,将这一思想追溯到更为久远的黄帝时代,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易·系辞下》)。
 
  另外在《孟子·滕文公上》,也引用过孔子之言“君薨,听于冢宰”的君主无为观念。类似的例子还见于上博楚简《昔者君老》,新君继位后“无闻无听,不问不令,唯哀悲是思”。
 
  到了汉代,这种早期儒家的观念,也见于《淮南子》。你可能会说,这书是偏道家的,也有杂家色彩,凭啥说这是儒家思想?笔者的意见是,哪部分是儒家思想,主要还得看内在义理,肯定谁,否定谁。
 
  比如《淮南子·泰族》:“舜为天子,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周公肴臑不收於前,钟鼓不解於悬,而四夷服。赵政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于郡县,复稽趋留,戍五岭以备越,筑修城以守胡,然奸邪萌生,盗贼群居,事愈烦而乱愈生”。
 
  在此,这里赞美了舜、周公,都是儒家的圣贤,反面人物则是儒家蔑视的秦始皇赵政。舜无为而治,弹琴唱歌,任由天下自治,得到了良好成果。周公每天吃肉听音乐,也多无为,却四夷宾服,秩序井然。秦始皇从早到晚忙着判案子,读公文,越折腾破事越多,他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此类似的儒家思想,也见于《淮南子·主术训》:“君人之道,其犹零星之尸也。俨然玄默,而吉祥受福。”就是说,君主要像祭祀礼仪上扮演神像的“尸”那样,当个泥菩萨,静默不动,自然会得到吉祥。
 
  一直到晋朝,舜成天弹琴唱歌的无为形象,都是被视为高度正面的。《晋书·段灼传》说“舜弹五弦之琴,咏《南风》之诗,而天下自理”。段灼就给晋武帝建议说“陛下当深思远念,杜渐防萌,弹琴咏诗,垂拱而已。”意思是,希望晋武帝模仿舜帝,逍遥地弹琴唱歌,沉默垂拱无为,这才是最好的治理。
 
  实际上,在魏晋时期的名士,虽然崇尚玄学,但底色仍然是儒家的,准确说是以儒家礼法为根基,以三玄放逸为补用,名士风流并不以背弃周孔为前提。在东晋出现的梅本伪古文尚书《武成》中,也专门强调要“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可见东晋人认为垂拱而治的思想源自于古老的殷周先王之道。东晋宰相王导执政,宽简清静,甚至被称为“网漏吞舟”,正是儒家治理思想的体现,并捎带一点道玄修饰色彩。
 
  此种无为、清静、宽简的治理思想,在此后一直延续。乃至到王夫之那里,仍然一以贯之:“夫古之天子,未尝任独断也,虚静以慎守前王之法,虽聪明神武,若无有焉,此之谓无为而治···
···则有天子而若无。”(《读通鉴论》卷十三,中华书局,第403页)。
 
  综合来看,无为而治的思想最早源自孔子,经其后学传承,一直不绝如缕,并不是道家独有的发明。《老子》文本与思想晚于孔子,这也基本是现在学术界的共识。当然,我们不是说《老子》无为思想源自于儒家,且二者对于“无为”的理解也存在差异,但将“无为”视为一种治理思想,确实是儒家的学说。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