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
杨简《慈湖春秋解》及其与陆九渊之异同
发表时间:2022-09-15 21:10:16    作者:黄觉弘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
内容提要:除《慈湖春秋解》十二卷外,《慈湖先生遗书》中还有一些《春秋》学专论。《慈湖秋解》的内容、思想和解说方式与《杨氏易传》《慈湖诗传》如出一辙,具有高度一致性。《慈湖春秋解》的核心宗旨,一言以蔽之,即认为《春秋》乃“明道之书”,而“人心即道”。此论不仅仅为《春秋》所发,其实是杨简对群经宗旨的纲领性论断。陆九渊《大学春秋讲义》并没有真正表现出陆九渊的自身学术特色,杨简《慈湖春秋解》则带有很显著的个人心学烙印。《慈湖春秋解》是今存象山学派中仅见的《春秋》全经注解之作,解决了象山学派的《春秋》阐释问题,无疑为此派代表性著作,弥足珍贵。
关键词:杨简;《慈湖春秋解》;明道;心学;陆九渊
作者黄觉弘,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宋元伊洛《春秋》学研究”(15BZS013)阶段性成果。
 
一、关于杨简《春秋》学著述

   杨简(1141—1226),字敬仲,明州慈溪(今属浙江)人。孝宗乾道五年(1169年)进士。卒谥文元,世称慈湖先生。其生平可见钱时《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宋史》卷四○七本传以及清冯可镛《慈湖先生年谱》等。杨简师事陆九渊(1139—1193),是象山学派重要代表人物,与袁燮、舒璘、沈焕合称“淳熙四先生”“甬上四先生”。杨简是象山门人中著述最为宏富者,近人张寿镛《慈湖著述考》通考杨简著述凡有三十种,其中“已见各书为十五种,未见各书为十五种,较《慈溪志》所列多六种,然间有重复者”1。2015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董平校点的《杨简全集》(全十册),收有《杨氏易传》二十卷、《五诰解》四卷、《慈湖诗传》二十卷、《石鱼偶记》一卷、《慈湖春秋解》十二卷、《先圣大训》六卷、《慈湖先生遗书》二十五卷等。
   杨简博涉多通,兼综群经。钱时《宝谟阁学士正奉大夫慈湖先生行状》云:“(简)筑室德润湖上,更名慈湖。馆四方学子于‘熙光’、‘咏春’之间而启迪之,于是始传《诗》、《易》、《春秋》,传《曾子》,始取先圣大训间见诸杂说中者,刊讹剔诬,萃六卷,而为之解。”2可知杨简撰有多种传解。今学者研究杨简其人其学,已对杨简诸经之学如《易》学、《诗》学、《书》学等多有专题探究,但对杨简亦颇有用心的《春秋》学则付阙如。这主要是因为杨简的《春秋》学专著《春秋解》长期以来流传不广,不如《杨氏易传》《慈湖诗传》通行,学者罕睹其书,因此形成杨简研究中的一大缺憾。《宋史》卷四〇七本传没有言及《春秋解》,《宋史》卷二〇二云:“杨简《春秋解》十卷。”3《授经图义例》卷一六云:“《春秋解》十卷(杨简)。”4杨简《春秋解》于永乐初抄入《永乐大典》,引称“慈湖杨简传”。后来《天启慈溪县志》卷七叙杨简著述:“有《诗》《易》《春秋》《论语》《孝经》传、《古文孔子闲居解》,又著《己易》,辑《先圣大训》。”5可知杨简《春秋解》亦称《春秋传》。但此书后世传本罕见,杨士奇等《文渊阁书目》、孙能传等《内阁藏书目录》皆不著录,可见至万历年间内阁藏书即不获睹,或当时已亡佚失传。《经义考》卷一八八著录此书,亦注曰:“未见。”6张寿镛《慈湖著述考》云:
   寿镛谨案:《慈溪艺文志》录先生著述都二十四种。……《春秋解》十卷,案《经义考》载《春秋解》十卷,注云‘未见’,复载《春王正月说》一篇、《季札观乐》一篇、《公至自棠论》7一篇、《许世子弑君说》一篇,此四篇皆在《遗书》中,《慈志》谓疑即《春秋解》之文。惟寿镛以为《春秋解》凡十卷,先生既自作序,世必有流传之本,此尤宜访求者也。8张寿镛《慈湖著述考》并于“未见各书”中首先著录“《春秋解》十卷”9。
   张寿镛推断《春秋解》“世必有流传之本”是正确的,《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卷三春秋类著录:“《慈湖春秋传》十二卷,宋杨简撰。清郑氏注韩居抄本。”10此抄本今藏重庆图书馆古籍部,笔者曾考证此本实为《永乐大典》辑佚本。11也就是说,此本由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重传于世,杨简《春秋解》可谓失而复得。但由于此本长期作为善本藏于重庆图书馆,学者获睹不易,故多以为亡佚不传,如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即曾说:“杨简所著经传,现存只有《杨氏易传》二十卷和《慈湖诗传》二十卷。《宋史·艺文志》所录《春秋解》十卷已佚,《慈湖遗书》中尚存《春秋解序》一篇。”12因此该书在论述杨简经传时,只分析了《杨氏易传》和《慈湖诗传》。2015年董平点校重庆图书馆藏《慈湖春秋传》,并改题《慈湖春秋解》,收入《杨简全集》第四册出版,方流传渐广。
   除《慈湖春秋解》十二卷外,《慈湖先生遗书》中还有一些《春秋》学专论,如卷二《深明阁记》《著庭记》,比较集中的是卷九《家记三·论春秋》。《家记三·论春秋》本有八则,但第七则乃就《庄子·人间世》所载孔子言“天下有大戒二”13一节通论忠孝文义,与《春秋》经传并无关系,当为《家记》编辑者误入,原文或当在卷一四《家记八·论诸子》之中。因此《家记三·论春秋》所载《春秋》专论实有七则,《经义考》卷二一〇曾著录杨简《春王正月说》14、《公至自唐论》、《季札观乐说》、《许世子弑君说》四篇,即出于其中四则。不过《经义考》所录四篇篇题乃朱彝尊自拟,《家记三·论春秋》原文中并无。这七则《春秋》专论都出于《诲语》,《诲语》乃曾汲古所编杨简平时讲学的记录。张寿镛《慈湖著述考》引《征文录》云:“慈湖又有《诲语》一书,曾汲古编,与《家记》大意相同。”15王梓材《慈湖弟子从祀记》云:“曾汲古,字子濬,庐陵人。”16《慈湖先生遗书》提及曾汲古次数甚多,凡百余见,但《宋元学案》卷七四《慈湖学案》之“慈湖弟子”竟不录之,殊为缺漏。后来王梓材、冯云濠《宋元学案补遗》卷七四《慈湖学案补遗》辑补有“曾先生汲古”17。《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六曾推说《春王正月说》等四篇,“皆在《慈湖遗书》中,疑即《春秋解》中之文”18,这一推测是不准确的,前引张寿镛《慈湖著述考》已有辨正。不过,这四篇专论原出于《诲语》,乃曾汲古所记杨简平时教诲之语及师生答问,其内容则确实多可与《慈湖春秋解》的有关经解相参证。如《春王正月说》(即《家记三·论春秋》第六则)云:
   汲古问:“《春秋经》有书王正月,有不书王正月,此是略阙文否?”先生曰:“十一公之元年,皆书王正月,唯桓公三年而后不书王,定公元年不书正月而书王三月。”汲古云:“未达其义。”先生曰:“不书者,非脱阙也,孔子削之也。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即此类也。盖《春秋》法甚严,而亦甚宽。鲁桓弑君,周王当诛之,至三年而王不能诛,始不书王。鲁昭公之见逐于三家,薨于乾侯,逐虽轻于弑,既七年矣,故定公元年不书王正月,明王不能正三家之罪而讨之。”19
而《慈湖春秋解》卷一一定公“元年春王”条,云:
   十一公之元年,皆书王正月,唯定公元年不书,何也?《春秋》虽甚严,而亦甚宽。鲁桓杀君,天王当讨之,至三年而王不能诛,始不书王。鲁昭公之见逐于三家,逐虽轻于弑,而既七年矣,故定公元年不书王正月,明王不能正三家之罪而讨之也。20
《慈湖春秋解》卷二桓公“三年春正月,公会齐侯于嬴”条,云:
   自此并不书王,非脱阙也,孔子削之也。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谓此类也。……厥后他国之弑亦多,亦书王者,圣人已明其旨于此,不欲数数也。21
   可见,《慈湖春秋解》这两条经解的划线部分缀合起来即《春王正月说》全篇内容,文辞也几乎完全相同,只不过作为经解,《慈湖春秋解》较《家记三·论春秋》所记问答更为详实严谨、系统全面,也不用对话体。又《许世子弑君说》(即《家记三·论春秋》第八则)22文辞也几乎全见于《慈湖春秋解》卷一〇昭公十九年“夏五月戊辰,许世子止弑其君买”23条经解。《公至自唐论》(即《家记三·论春秋》第一则)24与《慈湖春秋解》卷二桓公二年“公至自唐”条经解25侧重不一,差别较大,但文辞亦时有同者,二者可相互补充。《季札观乐说》(即《家记三·论春秋》第四则)26内容文辞也当见于《慈湖春秋解》襄公二十九年“吴子使札来聘”条经解,只是《慈湖春秋解》乃系《永乐大典》辑佚本,其中僖公十四年“秋八月辛卯,沙鹿崩”至僖公三十三年末,襄公十六年“齐侯伐我北鄙”至襄公三十一年末,合三十五年经传皆阙,“吴子使札来聘”经传恰在此阙之中,今已无从比较矣。
 
二、《慈湖春秋解》之“明道之书”论

   杨简《慈湖春秋解》虽然自出机杼,别成一家,但其征引经史子书亦广,特别是征引《春秋》三传及名家注解甚多,或引以为据,或指正批评,或发挥申论,可知《慈湖春秋解》也是在前代既有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并非闭门造车。需要指出的是,今本《慈湖春秋解》除了正文中的征引外,还有随处可见诸多小字注文中的“左氏曰见前”“公羊曰见前”“穀梁曰见前”“何休云见前何休注”“杜预曰见前杜预注”“赵子曰见前陆淳辨疑”“胡康侯曰见前胡安国传”等之类,这些小字注并非杨简《慈湖春秋解》原本如此,而是保留了《永乐大典》的抄纂原貌。所谓“见前”,是因为征引的著作内容在《永乐大典》前文已有抄录,故抄纂者省略其文并特加标注以避重复累赘。也就是说,如果恢复这些省略了的“见前”的引文,以及阙佚的僖公、襄公合三十五年经传,《慈湖春秋解》原本篇幅较今本要大些。今本字数甫及八万,原本估计当近十万。
   就《慈湖春秋解》来看,杨简延续了中唐啖助、赵匡以来,历北宋而形成的“舍传求经”“不惑传注”的新学风,整个注解比较简明,不重训诂而重义理,平视三传及诸家注说,不盲从不专主任何一家,而是贯通三传及诸家注说,或择善而从,或辨诬析疑,或出以己意,取舍是非皆由自裁。杨简于三传及诸家注说屡有驳正之言。如卷二桓公十五年“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卫侯、陈侯于袲,伐郑”条,云:“《左氏》无一语著其罪,《穀梁》亦然。《春秋》之旨昭然,而诸儒犹疑,意乱虑多而昏也。”27卷六文公三年“雨螽于宋”条,杨简称引三传之说,云:“传闻异辞,然皆不言国政不顺所致,皆失圣人之旨。”28有时批评不假辞色,甚为严厉。如卷一隐公三年“夏四月辛卯,君氏卒”条,云:“左氏之妄多矣!……左氏谬妄至于此极。”29卷二桓公十一年“九月,宋人执郑祭仲,突归于郑,郑忽出奔卫”条,云:“《公羊》思不及此,遂以祭仲为知权。呜呼,公羊亦篡夺之徒已!”30卷一二哀公二年“晋赵鞅帅师纳卫世子蒯聩于戚”条,云:“而《穀梁》乃为尊王父之说,明辄之无罪。甚矣,夫邪说之害正也!”31
   杨简对于本朝学者如孙复、程颐、胡安国等也别有关注,尤其对胡安国《春秋胡氏传》征引多达二十条,大体上是有取有弃有补充。取者如卷二桓公五年“秋,蔡人、卫人、陈人从王伐郑”条,即据“程子曰‘不书败,诸侯不可敌王也’”32来解释。卷二桓公三年“有年”条,云:“胡康侯曰:‘桓、宣享国十有八年,独此二年书,则他年之歉可知矣。’其天理不差,亦信。”33弃者如卷七宣公十二年“宋师伐陈,卫人救陈”条,云:“《左氏》贬其不实言,胡康侯亦著其叛盟为恶,恐非《春秋》之旨。”34补充者如卷六文公元年“冬十月丁未,楚世子商臣弑其君頵”条,云:“胡氏能言《春秋》之义之名,未言夫《春秋》之义之实,近在人心,不劳外索。”35这充分说明杨简吸收了本朝《春秋》学成果,受到本朝《春秋》学者尤其是胡安国的影响。胡安国《春秋传序》认为《春秋》“乃史外传心之要典”,“此书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36。应该说,胡安国延续程颐《春秋传》的诠释路向,将《春秋》学理学化的解经方式对杨简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杨简认为“天下无二道”,包括《春秋》在内的六经皆为一体,其旨一以贯之。《慈湖先生遗书》卷一《春秋解序》云:
   某敬惟《易》、《诗》、《书》、《礼》、《乐》、《春秋》,一也。天下无二道,六经安得有二旨?……故孔子曰:“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黄觉弘:杨简《慈湖春秋解》及其与陆九渊之异同秋》者矣。”不乱者,不睹其为纷纷,一以贯之也。《春秋》之不乱,即《诗》之不愚,即《书》之不诬,即《乐》之不奢,《易》之不贼,《礼》之不烦也,一也。孔子继曰:“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圣言至矣!37
   这和《慈湖春秋解》卷一二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条所云“不惟《春秋》之旨如是也,六经之旨,皆如是也,一也”38,以及《慈湖先生遗书》卷一《诗解序》所云“《易》、《诗》、《书》、《礼》、《乐》、《春秋》,其文则六,其道则一,故曰‘吾道一以贯之’”39的论述是一致的。而“天有四时,春秋冬夏”云云一节,原出于《礼记·孔子闲居》,不仅《慈湖春秋解》卷六文公七年“冬,徐伐莒”条40、卷一二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条41有引述,《慈湖先生遗书》卷二《咏春堂记》、《磬斋记》、《深明阁记》、《著庭记》、《赠钱诚甫》、卷九《家记三》、卷一一《家记五》、卷一四《家记八》等篇以及《杨氏易传》《先圣大训》也屡屡称述,是杨简证明“道”之普适、无所不在和六经之旨一以贯之的重要根据。杨简“六经之旨,皆如是也,一也”的不断证明,即是以其道(心)学理念观照群经,通过对群经的诠释,赋予群经道(心)学色彩,实践由“我注六经”到“六经注我”的转换,完成自己心(道)学体系的构建。侯外庐等《宋明理学史》曾分析《杨氏易传》《慈湖诗传》内容和思想,认为二书“都是杨简的心学基本观点在疏解儒家经典时的具体发挥,都是陆九渊‘六经注我’的具体实践”42。而《慈湖春秋解》的内容、思想和解说方式与《杨氏易传》《慈湖诗传》如出一辙,具有高度一致性,也是以心学理念诠释《春秋》,将《春秋》心学化。
   杨简《慈湖春秋解》的核心宗旨,一言以蔽之,即认为《春秋》乃“明道之书”,而“人心即道”。“明道”之语前人本有陈说,董仲舒劝谏江都王刘非,云:“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43后来朱熹借用董仲舒此言来说《春秋》,云:“《春秋》本是明道正谊之书,今人只较齐、晋伯业优劣,反成谋利,大义都晦了。”44又云:“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尊王贱伯,内诸夏外夷狄,此《春秋》之大旨,不可不知也。”45但董仲舒、朱熹皆就义利之辨着眼,且一语提过,没有赋予“明道正谊”更多意义。朱熹遍注群经,然不及《春秋》。杨简则以“明道之书”而“人心即道”的理念贯彻《春秋》全经,以“心”释“道”,赋予了“明道”说崭新而特别的意义。通观《慈湖春秋解》,“道”“心”“人心”“道心”“明道”等关键语词比比皆是,其中“明道”凡70见,“人心”凡75见,“道心”凡35见,“本心”凡20见。全书核心宗旨的表述,“明道之书”凡15见,“人心即道”凡7见,可见杨简屡屡致意,反复强调。《慈湖春秋解》卷一开篇释“隐公”,即倡言“《春秋》于是乎明道”46。经首“元年春王正月”条,云“孔子因鲁史以明道”47。卷二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条,云:
   圣人于春秋昏迷纷乱中发明本心之善,所以明道也。人心自善,人心即道,故《书》曰道心。意动而昏,始邪始乱。圣人于人心昏乱扰扰之中忽睹本善之发露,故急之以明其即道。而《公》、《穀》以近为言,是不知道。甚不可也!48
卷二桓公十六年“秋七月,公至自伐郑”条,云:
   春秋君臣习乱习恶,肆行党逆,不以为异,大抵皆篡弑之徒。而鲁桓身弑其君,大恶滔天,而其善性终不泯,即见于至庙一节。圣笔如天地造化,讨其弑君之罪,至终其身,至其一节之善,亦不泯弃。是是非非,非者非道,是者是道。故曰:《春秋》明道之书也。49
   对于《春秋》“明道”的内容、方法和特点,《慈湖春秋解》论述甚多,不胜枚举。如卷八成公三年“丙午,及荀庚盟;丁未,及孙良夫盟”条,云:“信者,道之心;礼者,道之节。故曰:《春秋》者,明道之书也。礼、信乃道之异名。”50指出《春秋》所明之“道”的具体内容。卷一隐公八年“秋七月庚午,宋公、齐侯、卫侯盟于瓦屋”条,云:“大抵春秋诸侯习乱,不有王室,孔子直书以明道。”51卷二桓公三年“夫人姜氏至自齐”条,云:“《春秋》随事明道,故亦书。”52卷一〇昭公十七年“八月,晋荀吴帅师灭陆浑之戎”条,云:“《春秋》明道,无一定之论,随宜发明。”53指出《春秋》“明道”采用“直书”“随事”等“无一定之论,随宜发明”的方法。卷五僖公九年“夏,公会宰周公、齐侯、宋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丘”条,云:“《春秋》明道,不以是掩非。是者是道,非者非道。”54卷一〇昭公二十八年“公如晋,次于乾侯”条,云:“而《春秋》必书以著其非者,明道也。道无大小,无详略,无非道者。是故《春秋》无所不明也。”55指出《春秋》“明道”唯道是存、无所区分的特点。
   对于“明道之书”“人心即道”的这种落实,显现出杨简浓郁的心学特色。《慈湖春秋解》卷二桓公二年“公至自唐”条,云:
   夫桓,弑君之贼,大恶滔天,孔子何取乎斯也?呜呼至哉!孔子灼知人性自善,人心即道,故曰道心。意动而昏、始乱始悖恶。虽大肆其害,性终不磨灭。故孔子于鲁桓书至,书其礼也。难者曰:既已弑君矣,何礼之有?应之曰:善恶不相掩。弑君之恶自可诛戮,至庙之礼终不为非。非者非道,是者是道,是无两是,道无两途。何深何浅?何精何粗?孔子于春秋大乱之中发明大道,至易至简。人所自有,不假于他求,息其纷动之意,则人性自善自正,自清明,自广大,不索而自获。学者不省,舍近而求远,舍其所自有而求其所无。56
   “道心”即宇宙之本体,“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无所不通之道心”57,不假外物而存在,乃人所自有,未始间断,至灵至神,本来自善自正,但世上之所以各种妄行逆施层出不穷,是由于“意动而昏”,本心受到玷污蒙蔽,遂至于迷乱逆邪,“虽昏虽乱,而本心之灵,终不磨灭”58。《春秋》即随事随宜而“发明大道”,去弊解惑,发露恢复其本心。卷一隐公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邴;庚寅,我入邴”条,云:“孔子举而书之,而天下是非之心自明矣。盖人心自灵,人心自明。私欲如尘,本心如鉴。孔子以一二语出其本有之光明,夫熟而昭然。人心即道。”59
   这种诠释在杨简其他著述里也屡屡出现。如《先圣大训》卷四《乐山》云:“孔子因鲁《春秋》笔削成书,凡以明道而已矣。……盖大道,人心之所自有,人心即道,故《书》曰道心。动乎意而失其正,为昏为乱。《春秋》不作,则天下后世尽胥而为夷狄禽兽矣。”60《慈湖先生遗书》卷九《家记三·论春秋》第二则亦云:“《春秋》为明道而作,所以使天下后世知是者是道,非者非道。而诸儒作传,不胜异说。或以为尊王贱霸,或以为谨华夷之辨,或以为正名分,或以为诛心。凡此固《春秋》所有,然皆指其一端,大旨终不明白。”61这充分表明,《春秋》乃“明道之书”,而“人心即道”这一论述,是杨简整个《春秋》学的核心理念。不特此也,《春秋》学之外,杨简其他著述如《杨氏易传》《慈湖诗传》《五诰解》《先圣大训》等亦有相同阐释。如《杨氏易传》卷一《乾》云:“卜筮者,民之利用,圣人系之辞,因明人之道心,是谓正德。人心即道,故舜曰道心。”62《慈湖诗传》卷六《将仲子》云:“人心本善本正,人心即道,故曰道心,因物有迁,意动而昏,始乱始杂,然其本心之正,亦间见互出于日用云为之间。三百篇多此类……圣人无私善,无私怒,平心是非,皆以明道,不以是掩非,不以非掩是。”63《五诰解》卷三《召诰》云:“人心即道心,惟放逸则失之。以敬治道心,为治之大。”64这些不同著述的相同阐释,正是杨简“六经之旨,皆如是也,一也”的体现。
   由上可见,《慈湖春秋解》论“明道之书”,论“人心即道”,皆与《杨氏易传》《慈湖诗传》《五诰解》《先圣大训》《慈湖先生遗书》等著述一一相合。也即是说,“明道之书”而“人心即道”论,不仅仅为《春秋》所发,其实是杨简对群经宗旨的纲领性论断。
 
三、杨简《春秋》学与陆九渊之异同

   杨简作为陆九渊门下高弟,思想学说深受其师影响。陆九渊思力独绝,重视践履,亦善讲学,弟子云集,但却不好著述,认为传注、章句之类不过是“支离事业”,“今之学者读书,只是解字,更不求血脉”65,“真柳子厚所谓独遗好事者藻绘,以矜世取誉而已”66,故而反对“用心于枝叶”67。其《与侄孙濬》云:“若其气质之不美,志念之不正,而假窃傅会,蠧食蛆长于经传文字之间者,何可胜道?”68因此,陆九渊虽有“六经注我,我注六经”69、“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70的高明深刻之论,却最终没有全文注解过任何一经。其实,注经解经是阐释论证自己思想理论的绝好途径,甚至在传统学术中,通过“我注六经”,从而达到“六经注我”“六经皆我注脚”的目的,实现自我理论验证和学术传播的必要方式。所谓“好事者藻绘”“蠧食蛆长”云云,实属陆九渊过偏过激之论。不过,陆九渊曾对《春秋》经传注说多所用心,如答弟子问读六经注解之法时,云:“须先精看古注,如读《左传》则杜预注不可不精看。大概先须理会文义分明,则读之其理自明白。”71又曾说:“尝阅《春秋纂例》,谓学者曰:啖、赵说得有好处,故人谓啖、赵有功于《春秋》。”72陆九渊有《大学春秋讲义》一卷,凡四篇,分别是淳熙九年(1182年)八月,淳熙十年(1183年)二月、七月、十月陆九渊在太学时的四次讲义,内容是宣公八年“楚人灭舒蓼”至宣公十年“楚子伐郑”的经解,合计二十四条。这是陆九渊今存最为集中和比较系统的《春秋》论说。此外,还有一些论及《春秋》的零散语录。
   整体上看,陆九渊对历代《春秋》传注都不太满意,认为“《春秋》之亡久矣,说《春秋》之缪,尤甚于诸经也”,“后世之论《春秋》者,多如法令,非圣人之旨也”73。《政之宽猛孰先论》还批评《左传》说:“左氏之传经,说《春秋》者病其失之诬,柳宗元非其《国语》,以为‘用文锦覆陷阱’。彼其宽猛之说,其为诬而设陷阱也大矣。左氏不足道也。”74但传统《春秋》学所宣扬的“微言大义”还是深深地影响了陆九渊的思想和行为。陆九渊说:“曾读《春秋》,知中国夷狄之辨。二圣之雠,岂可不复?所欲有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今吾人高居无事,优游以食,亦可为耻,乃怀安非怀义也。”75这种“知中国夷狄之辨”、报国复仇的志向和情怀,可与《宋史·儒林传》所载“九渊少闻靖康间事,慨然有感于复仇之义”76相印证,也可与《大学春秋讲义》相印证。《大学春秋讲义》申言“中国夷狄之辨”、夷夏之防的有好几条。如宣公八年“楚人灭舒蓼”条,云:
   圣人贵中国,贱夷狄,非私中国也。中国得天地中和之气,固礼义之所在。贵中国者,非贵中国也,贵礼义也。虽更衰乱,先王之典刑犹存,流风遗俗,未尽冺然也。夷狄盛强,吞并小国,将乘其气力以凭陵诸夏,是礼义将无所措矣,此圣人之大忧也。77
又宣公九年“九月,晋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会于扈,晋荀林父帅师伐陈”条,云:“然圣人之情,常拳拳有望于晋,非私之也。华夷之辨当如是也。”78此外,宣公八年“楚师伐陈”条,宣公九年“楚子伐郑,晋郤缺帅师救郑”条,宣公十年“晋人、宋人、卫人、曹人伐郑”条,“楚子伐郑”条,皆申言《春秋》“贵中国,贱夷狄”“贵晋而贱楚”之义。陆九渊反复着意于此,说的是春秋时事,但浸透出来的则是“二圣之雠,岂可不复”的深沉现实感喟。
   陆九渊《大学春秋讲义》二十四条,杨简《慈湖春秋解》相应无说者七条,有说者十七条。此外,陆九渊语录中曾论及庄公十三年春的“北杏之会”,《慈湖春秋解》亦有相应解说。今比较杨简与陆九渊二说异同,可以得知:
   其一,《慈湖春秋解》曾引述《大学春秋讲义》。《慈湖春秋解》卷七宣公十年“冬,公孙归父如齐,齐侯使国佐来聘”条,有云:“宣公是年,身如齐者二,使其臣如齐者三。”79“宣公是年”三句凡十六字,文辞全同于《大学春秋讲义》本条解说。80这可证实杨简曾参考《大学春秋讲义》,故引述及此。
   其二,《慈湖春秋解》一般较《大学春秋讲义》相对简要,这可能与著述体例有关。《大学春秋讲义》既为讲义,往往引据稍繁,论述较多,不惮辞费。《慈湖春秋解》则解经之体,较为严谨审练。在可资比较的十七条中,有十一条杨简解说文辞都较为简要。如宣公十年“六月,宋师伐滕”条,陆九渊先是比较宋、滕二国大小强弱,指出“宋之伐滕,陵蔑小弱,以逞所欲耳”,继而分析批评“左氏谓滕人恃晋而不事宋”之说,确认“去年因其丧而围之,今年又兴师而伐之,其为陵蔑小弱,以逞所欲,明矣”,最后指斥宋“牟牟焉兴师伐滕,以逞所欲,尚得为有人心者乎?”81通条文辞凡一百六十余字。而杨简云:“夫滕之不事宋,小节也,且犹有丧。比岁加兵,宋之不德可知也。”82解说大旨与陆九渊相同,但仅二十余字,极为简要。
   其三,杨简解说与陆九渊大旨多同,有时更进一层,有时侧重不一,可相互补充。如宣公九年“秋,取根牟”条,陆九渊云:“鲁侯之志,犹齐侯也。”83指责鲁宣公与同年伐莱的齐惠公一样,恃强凌弱。杨简则云:“伐杀人多,圣人以天下为一家,多杀家人,罪当如何?取非其有,盗贼之行。”84他更加严厉地指斥鲁宣公杀伐之罪乃“盗贼之行”。再如宣公十年“饥”条,陆九渊云:“岁之饥穰,百姓之命系焉,天下之事孰重于此。《春秋》书饥盖始于是。圣人之意,岂特以责鲁之君哉?”85强调圣人之意以民为重。杨简则云:“饥,国之大灾也,百姓之命系焉。《春秋》书之,所以重民命,明无道以致灾厉。孔子曰:‘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86可见,杨简在“重民命”之后,又补充强调了饥荒产生的因由,“明无道以致灾厉”,较陆九渊有进一步发挥。当然,杨、陆二说亦有不同者。如陆九渊语录有云:“《春秋》北杏之会,独于齐桓公称爵,盖当时倡斯义者,惟桓公、管仲二人。《春秋》于诸国称人,责之也。”87按北杏之会见庄公十三年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陆九渊认为齐桓公称爵,而诸国称人,是贬责诸国没有共同倡和盟会。《慈湖春秋解》卷三则云:“《穀梁》曰:‘是齐侯、宋公也。其曰人何也?桓非受命之伯也。举人,众之辞也。’明其众服之也。……春秋之时,上无明王,下无方伯,有齐桓者出焉,知尊周修政,以匡诸侯,以休息斯民,人心归焉。人之所与,即天之所与,即孔子之所与。”88杨简赞同《穀梁传》的解释,认为诸国之所以称“人”而不称爵,乃在于诸国“众服之也”,是“人心归焉”的结果,《春秋》并无贬责之意,这显然与陆九渊“责之”说不同。
   其四,总体来看,《大学春秋讲义》往往就事论事,仍然延续着汉唐以来《春秋》学旧有的阐释理论和方法,其所论中外华夷之防、上下君臣之别、天人相感、尊王攘夷、崇礼重民、义利之辨等都是《春秋》学史上的习闻常谈。唯宣公九年“春王正月,公如齐;公至自齐;夏,仲孙蔑如京师”条,解说略具心学风格。陆九渊详考诸侯朝觐聘问礼制,认为此等朝聘之礼,“义之所在,非由外铄,根诸人心,达之天下,先王为之节文,著为典训,苟不狂惑,其谁能渝之?”89这个“非由外铄,根诸人心”的论述,稍可与陆九渊得自孟子的“此天之所以予我者,非由外铄我也”90的“本心”相印证。也就是说,《大学春秋讲义》并没有真正表现出陆九渊的自身学术特色。这或许是由于现存经解数量较少,尚不足以展现其特色。但更可能的或许是陆九渊对《春秋》的思考和诠释尚未成熟,还不能够将自己的心学理论周洽圆融地贯彻到《春秋》解说中,达到“苟知其本,六经皆我注脚”的境界。杨简《慈湖春秋解》则以《春秋》乃“明道之书也”,而“人心即道”的理念贯彻全经,带有很显著的个人心学烙印。更重要的是,《慈湖春秋解》十二卷虽然比较简约,但它是今存象山学派中仅见的《春秋》全经注解之作,解决了象山学派的《春秋》阐释问题,无疑为此派代表性著作,弥足珍贵。
   陆九渊不好著述,视传注、章句为“枝叶”“蠧食蛆长”的过偏认知和倾向,深深影响了门下弟子,以致造成陆门弟子大都不好著述,普遍轻忽经注经解的局面。陆门弟子众多,《宋元学案》卷五八《象山学案》之“象山门人”即列杨简、袁燮、舒璘、傅梦泉等二十人,此外“又六十一人并见《槐堂诸儒学案》”91。陆门弟子虽綦繁,但学问则率多疏浅,著述寥寥无几。朱熹曾批评说:“金溪之徒不事讲学,只将个心来作弄,胡撞乱撞。”92黄百家亦说:“盖慈湖之下,大抵尽入于禅,士以不读书为学,源远流分,其所以传陆子者,乃其所以失陆子也。”93通考陆门弟子,就《春秋》学而言,杨简之外,精通《春秋》学者很少,撰有《春秋》学专著的就更少了,仅袁燮、邹斌、晁百谈等人稍精于斯学。袁燮字和叔,鄞县人,学者称絜斋先生,《宋元学案》卷七五立有《絜斋学案》。他著有《絜斋集》,其中如《论修战守札子》、《策问·历象一》、《策问·礼仪》引及《春秋》经传,但无《春秋》专论。邹斌字俊甫,临川人,学者称南堂先生,见《宋元学案》卷七七《槐堂诸儒学案》。他著有《南堂稿》,娴于《春秋》经传,且能以之经世致用,“先生以《春秋》诛心之法”94决讼平狱。但不见《春秋》学专著。晁百谈字符默,临川人,见《宋元学案》卷七七《槐堂诸儒学案》,著有《带川集》,“深于《春秋》”95,但亦不见《春秋》学著述。此外,还有陆九渊之子陆持之(字伯微)著有《诸经杂说》,章节夫“著书数十万言,皆发明诸经之旨”96,既言“诸经”,其中或涉及《春秋》,然今已不可考矣。
   杨简思想学说虽然深受陆九渊影响,但特立独行,博学宏识,生平讲学不辍,勤于笔耕,尤好著述,在陆门众多弟子中确实别具一格。杨简对于陆九渊视为“蠧食蛆长”的传注章句,也概不轻忽,甚至特意“用心于枝叶”,不仅对《周易》《诗经》《春秋》都作了全经注解,有《杨氏易传》《慈湖诗传》《慈湖春秋解》传行于世,并且对《尚书》《论语》《孟子》《礼记》等经也都有较为系统的阐释和论说。杨简遍注群经,充分实践了陆九渊“六经皆我注脚”的解经方法,以“明道之书”而“人心即道”为宗旨,将心学理念贯彻于群经的注解诠释之中,融群经于心学,将经学心学化,实际上完成了陆九渊没能完成的“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豪言壮语。
 
 
注释:
1、2、8、9、15、16、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7、38、39、40、41、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79、82、84、86、88.杨简:《杨简全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2527、2284、2515~2516、2525、2516、2501、2035~2036、1300、1036、2036~2037、1280~1281、2033~2034、1034~1035、2035、1054、1133、1011、1047、1326、1040、1038、1181、1127、1844、1346、1845、1140、1346、1003、1004、1036~1037、1054~1055、1198、1023、1038、1278、1117、1293、1035、1281、1075、1022、1613、2034、13、558、396、1177、1176、1173、1177~1178、1074~1075页。
3、76.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5064、12880页。
4.朱睦:《授经图义例》,载《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303页。
5.姚宗文纂修:《天启慈溪县志》,载《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338页。
6.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965页。
7.按,朱彝尊《经义考》卷二一〇著录“棠”原作“唐”,不误,《光绪慈溪县志》卷四六所引误。10.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267页。
11.参见拙文《重庆图书馆藏郑氏注韩居抄本〈慈湖春秋传〉考说》,《文献》2019年第6期。
12、42.侯外庐、邱汉生、张岂之主编:《宋明理学史(上册)》,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94、598页。
13.郭庆藩:《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55页。
14.按,朱彝尊此篇题名不确切,因其通论“王正月”,全不及“春”,当题名《王正月说》为宜。
17.王梓材、冯云濠辑:《宋元学案补遗》,载《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844页。
18.冯可镛修、杨泰亨纂:《光绪慈溪县志》,载《中国方志丛书》,成文出版社1975年版,第972页。
36.胡安国:《春秋胡氏传》,载《四部丛刊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页。
43.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4页。
44、45、92.黎靖德编:《朱子语类》,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2173、2173、2928页。
65、66、67、68、69、70、71、72、73、74、75、77、78、80、81、83、85、87、89、90.陆九渊:《陆九渊集》,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44、190、444、13、399、395、408~409、405、405、357、457、277、279、282、280、279、283、404、279、1页。
91、93、94、95、96.黄宗羲原注、全祖望补修:《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882、2913、2588、2596、2594页。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