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典范 | 王心竹《理学与佛学》
发表时间:2023-05-15 13:07:56    作者:    来源:“法大国儒”微信公众号


王心竹《理学与佛学》

书籍简介
著作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宋明理学的形成和佛学的助缘作用

一、佛学融合儒道的本土化历程

二、宋代佛教的发展状况

三、中唐以来儒士们复兴儒学的努力

四、北宋初年的儒佛关系及宋明理学的形成

 

第二章 浸淫佛学,儒家本色——周敦颐与佛学

一、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二、抽关启钥,再辟浑沦

三、徘徊真境不能去,且寄云房一榻眠

四、周茂叔,穷禅客?

(一)《爱莲说》与佛学

(二)《太极图说》及《通书》与佛学

五、气象恢宏,儒家本色

 

第三章 立足儒学,直斥佛氏——张载与佛学

一、精思力学,刚毅严整

二、以甚笃持循,倡学贵有用

三、释氏之说所以陷为小人者

(一)浮屠以山河大地为见病

(二)释氏妄意天性而不知范围天用

(三)释氏待天下万物之性为一,犹告子“生之谓性”

(四)浮图不知穷理而自谓之性,故其说不可推而行

(五)浮屠谓死生转流,为不知道

(六)释氏之言虽不可思议,实无所依取

四、取珠还椟,斥中有摄

(一)本体论结构上的借鉴

(二)人性论上的融摄

(三)救儒之功莫大焉

 

第四章 以儒为本,融摄佛学——二程与佛学

一、程氏二兄弟,儒门两先生

二、虽气质迥异,皆发明道统

三、出入于老、释者几十年

四、佛氏之害,甚于杨、墨

(一)佛之所谓世网者,圣人所谓秉彝也

(二)佛学只是以生死恐动人

(三)释氏言成住坏空,便是不知道

五、释氏之学,略见道体

(一)理本论与“佛性”、“真如”说

(二)理气论与华严“理事”论

(三)理一分殊说与华严“一多相摄”论

(四)“只心便是天”与“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

(五)伊川言气质之性,正犹佛书所谓水中盐味,色里胶清

(六)革除人性之染蔽与佛学的染蔽说

 

第五章 兼采佛释,综罗百代——朱熹与佛学

一、究天之际,立圣贤志

二、继续道统,道学宗主

三、十五六时亦尝留心于禅

四、佛则人伦灭尽,禅则义理灭尽

(一)吾儒心虽虚而理则实,释氏则一向归空寂去了

(二)释氏所见所养非心性之真

(三)释氏书皆中华文士相助撰集

五、释氏于天理大本处,见得些分数

(一)理一分殊与月印万川

(二)理事显微体用论与华严之即体即用说

(三)佛家说心处,尽有好处

(四)始学工夫,须是静坐

(五)书院教育中对佛家思想的借鉴

 

第六章 以佛禅方法,建心学体系——陆九渊与佛学

一、因宇宙字义,笃志圣学

二、承孟氏之学,开心学之统

三、天下皆说先生是禅学

四、儒里佛表

(一)由孟子之“心”到陆九渊之“本心”

(二)陆、佛“心本论”之异同

(三)“发明本心”与“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

(四)陆、佛顿悟、自悟说之异同

(五)剥落、得师友剖剥与净染、得善知识开示正路

(六)不著文字、六经注我与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五、以义利二字判儒释

(一)儒释之辨,乃公私义利之别

(二)释氏虽尽未来际普度之,皆主于出世

(三)释氏实未免生死,未出轮回

(四)所谓异端者非专指佛老

 

第七章 释氏之学,尽为我用——王阳明与佛学

一、兼资文武,功名昭揭

二、其学虽三变,始终不离儒

三、谁道阳明不是禅

四、以儒为体,以佛为用

(一)良知与灵知心体

(二)知行合一与定慧体一不二

(三)“无善无恶是心之体”与佛性“非善,非不善”

(四)顿渐结合说对佛学的借鉴

(五)自作主宰、六经皆记籍与一切经书,皆因人置

(六)借禅佛方式开示弟子

五、禅之学,不可以治家国天下

(一)释氏专务养心,不可以治天下

(二)释氏之尽心,只成就他一个私已的心

六、今之学佛者,皆因良知二字诱之也

 

结语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理学与佛学》为“理学学术丛书”中的一本。全书共分七章,主要研究了宋明理学的形成和佛学的助缘作用;浸淫佛学,儒家本色——周敦颐与佛学;以儒为本,融摄佛学——二程与佛学;兼采佛释,综罗百代——朱熹与佛学;以佛禅方法,建心学体系——陆九渊与佛学等有关理学与佛学的知识。

作者简介


王心竹 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

王心竹,1972年8月出生,女,甘肃武都人,199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学士学位。1994至1996年,任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1996至2002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先后获哲学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至2013年,为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副教授,2007年获批为中国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13年至今,为中国政法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国际儒学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哲学、宋明理学。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