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动态
新书速递l杨鑫《大人造命:泰州阳明学讲稿》
发表时间:2024-01-03 20:46:39    作者:杨鑫    来源:
大人造命:泰州阳明学讲稿

杨鑫 著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11月

58.00元

978-7-5732-0852-1

 

内容简介

 

心斋为阳明高弟,开创了影响巨大的泰州学派。梁漱溟先生曾言:“阳明之门尽多高明之士,而泰州一派尤觉气象非凡。”泰州阳明学不但深入心性,而且躬行实践,门下不乏樵夫、农民、陶匠之辈,可谓以平凡世界为道场,弘传心学的辉光。

本书源于作者在江苏东台面对广大市民的系列讲座。在本书中,作者不但将自己对儒家心性学的切身领会凝聚为穿透文本的创见,而且将高妙的心性道理拉回地面,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彼此印证,化本体为“现代工夫”,重新焕发了儒学的生命力。

 

作者简介

 

杨鑫,江苏东台人,毕业于中山大学,致力于儒学研究与讲学实践。著有《王心斋家训译注》(2020),合作整理有《心斋学谱》(2023)。

 

编辑推荐

 

★阳明活用孔孟之学,而泰州又活用阳明之学者也。必如泰州,然后阳明学乃真有关系于社会于国家也。——梁启超 丨 当初转入儒家,给我启发最大,使我得门而入的,是明儒王心斋先生。——梁漱溟 丨 王心斋言学是学此乐,乐是乐此学者,为能上窥孔颜微旨。——章太炎

 

清华大学甘阳教授推荐,中山大学哲学系陈立胜、张卫红教授作序,从不同侧面介绍泰州阳明学的特色、本书的创见、作者的事迹与精神。

 

杨鑫乃博雅学子之典范,此书凝聚其身体力行在学校和民间推广博雅教育的心血,必成为中国博雅教育史的经典文献。

——甘阳(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

 

如何将王艮深造自得的“淮南格物说”作为生命的学问在现代的烟火世界中落地,让它成为现代人“造命之道”,在喧嚣骚动的加速化时代中依然可以安身立命,收获自信、平和与快乐,《大人造命》一书给出了一条可行的路线图。

——陈立胜(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当一个人把全副生命融入学道传道的宇宙大生命中时,必然超越小我的体能和精神界限,正如一位学友所说:“杨鑫给我展示了一个和周围芸芸众生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不为自己活着。”

——张卫红(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

 

★本书封面底色纯蓝,象征乾元性海;海上生一轮明月,相应阳明名言“吾心自有光明月”。唯阳明以满月指示无缺心体,而本书则用弯月表显行进道途。书名“大人造命”四字集自魏碑,简朴庄严。封面所有文字印银,极致月光之美。

 

目录

 

序一 心斋的“造命之道” 陈立胜

序二 杨鑫的学与行 张卫红

一 当下便是

二 立本安身

三 见善体仁

四 反观辞气

五 辨志立志

六 一觉已除

七 肯认真乐

八 诚意慎独

九 功夫体系

十 知行传本体

十一 动静昼夜

十二 大人造命

后记 赖区平

 

 

序一 王艮的“造命之道”(节选)

陈立胜

如何将王艮深造自得的“淮南格物说”作为生命的学问在现代的烟火世界中落地,让它成为现代人“造命之道”,在喧嚣骚动的加速化时代中依然可以安身立命,收获自信、平和与快乐,《大人造命》一书给出了一条可行的路线图。

这是一本如理地阐述王艮修身工夫的书。它将王艮的淮南格物说分为“格物”“诚意”“正心”三套工夫。“格物”工夫就是“格度体验”到己身与家国天下原本相通。格物之“物”是《大学》“物有本末”的“物”,物之本,就是吾人的身心;物之末,就是家国天下。格物,就是在吾人之“本”这儿真实地格度体验到心身家国天下是一个大身体,就是让心身家国天下“通气”。“诚意”工夫就是吾人之“本”在日用酬酢中始终安立在心身家国天下一气贯通的“大生意”(大主宰)上,把这个大生意“一口气通到底”。“正心”工夫则是在诚意工夫上更进一步,做到念念由良知所发,念念由“仁体”所发。三套工夫的区分既是基于工夫由“生”至“熟”的节次,亦有文本的依据。《大学》文本只说“齐家在修其身”“修身在正其心”,而没有说“正心在诚其意”“诚意在致其知”,可见格物、诚意、正心乃是三套不同的工夫。《大人造命》一书对这三套工夫之区别与联系作了细致入微的如理分析。

这是一本如实地呈现王艮修身工夫的书“如实”切入王艮的心路历程之中,踩着王艮走过的脚印,接续王艮工夫的学脉,以自家生命的体验,在日常生活的场景,呈现王艮工夫肌理与节奏,让原本的“纸上”记载的工夫(“死工夫”)获得了“在场感”,变成了当下的“活工夫”。该书的作者曾是一位儿童诗人,他曾在暑假到华北乡村向儿童传授创作诗歌的经验,教室中一小童讲起“阳光灿烂”一词,他觉得这是人云亦云的“套话”,就把小诗人们直接带到田间地头,令仰望太阳,并要求每个人不要引经据典,就用当下真切感受的语言描述这火辣辣的阳光,让“太阳”通过“眼睛”而直接“说话”。书中对“格物”“诚意”“正心”三套工夫的呈现都是出自作者肺腑之言,真切体验,真情流露。

这是一本讨论工夫论的书,更是一本指点工夫的书。它“如理”地阐述了王艮工夫论的内在理路,又“如实”地呈现了工夫落实的“场景”,公交车让座、夫妻关系、子女教育等等,我们都是这些场景的经历者、当事人,“一条直路本天通,只在寻常日用中”。“工夫”论就在这些场景中呈现,故能切入读者的心灵,拨动心弦,产生共鸣,让人开阔心胸,化解心灵的纠葛,透显自家的良知。

 

 

序二 杨鑫的学与行(节选)

张卫红

 

本书以通俗的、我注六经的方式重新解释淮南格物说,是作者从心斋论《大学》的隐含内容中梳理发明而得,可谓心知其意、持之有故;每一工夫阶段、每套工夫的具体内容,援引阳明学者特别是泰州诸后学的文献为佐证,可谓左右逢源、论之有据。根本上,本书的解读方式与现代学术的治学方式是相反的,后者一般是根据文献进行知性推理论证而得出结论,前者则是先有其生命体贴而来的结论,再从文献材料中寻找依据证成之,据其自得而合理补充之,虽然超出了知性思辨的学术范围,但却更为贴合古代儒者的生命境界(当然这两种解释方式相互包含,不截然对立,二者的区别是以哪一种方式为先为主)。试想阳明龙场悟道后的诸多思想(知行合一、四句理、四句教等等),不都是对“心即理”这一悟境所建立的思想演绎、以使学人更易理解心学吗?不仅如此,本书对淮南格物工夫的阐释已非心斋之学的原本体系,而是作者对泰州王学甚深领悟后、以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进行重新梳理的体系。若非对心斋之学有心领神会的整全理解,断不可能重构一个形异神同的新心斋学;若非对心学精神有亲切的感通与默契,断不可能从字缝里把五百年前的论学情状勾画得如此栩栩如生;若非怀有强烈的济世立人的儒者担当,断不可能把工夫融会贯通后掰开揉碎、以一个个苦口婆心的分解动作呈现给现代人;若非对寻常百姓怀有深切的同体之爱,断不可能从大量现代伦常生活中深入细密地指点良知!

……

我后来才了解到,杨鑫在生病前的四年里,但有机会便讲学,次数多得难以统计。他的讲学对象,除了少数文化素养高的学友,大部分是社会大众,农村村民、城镇居民、打工仔、普通职员、中学生等等。讲学的方式,有对较高文化学友组织的网络读书班和讲会,更多是对普通大众的随缘接引:乡间祠堂、居民社区、中小学校园,随处都是道场。讲学的内容,他联系日常生活把深奥的儒家经典活学活用,指点人心向善:中小学生如何学习交友,大学生如何孝敬父母,家长如何教育子女,妻子如何关心丈夫,丈夫如何从婚外情回归家庭,乃至抑郁症患者如何摆脱抑郁,陪酒女如何告别风尘,刑满人员如何重获社会信任——他主动面对普通百姓、乃至社会底层看不见光明的群体,真诚践行着心斋先生的百姓日用之学,努力给予每一个人以平等、温暖、救拔、希望。

……

因为这样的愿力,仅据2017年一年的不完全统计,25岁的杨鑫在校外讲座计84次、69天,加上每周一次的网络读书会,全年讲学共计138次,平均每2.6天讲学一次。这是否耽误他的博士学业?据我所知,他的经典阅读量比他的同学高出很多,常年每天睡眠5—6小时,面容清瘦,精力旺盛。当一个人把全副生命融入学道传道的宇宙大生命中时,必然超越小我的体能和精神界限,正如一位学友所说:“杨鑫给我展示了一个和周围芸芸众生完全不同的人生。他不为自己活着。”

 

 
Copyright © 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哲学史学会